自2014年,全民阅读连续4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倡导全民阅读”提法变为“大力推动全民阅读”。2017年4月23日是第二十二个世界读书日,可大家知道世界读书日的由来么?对于面试题中时常出现的“读书活动”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下面就让小粉笔带领大家一起来梳理世界读书日的相关内容。
关于读书
世界读书日的由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4月23日成为世界读书日的灵感来自于一个美丽的传说。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罗尼亚地区大众节日“圣乔治节”。实际上,同一天也是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的纪念日,又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所以这一天成为全球性图书日看来“名正言顺”。
我国国民阅读现状
2016年我国人均图书阅读量7.86本。第二十二个世界读书日前夕,一组数字令人深思。我国成年国民阅读量比去年增加0.02本,但与日本、德国相比仍有不小差距;近年来纸质书阅读时间总体有所提升,但与手机阅读时长的差距却越来越大。2016年,我国成年人平均每日阅读纸质书的时间为20.20分钟,看手机的时间则长达74.40分钟,是读书时间的3.7倍。
然而,互联网时代,阅读的水位似有降低之忧:低头族很多,却多是“读屏”的浅阅读;图书馆越修越好,好书却越来越难找。一些领导干部读书状况也不容乐观,一些干部不好读书、不勤读书、不善读书,讲起来总有各种借口。实际上,工作忙压力大也好,事务多时间紧也好,与书绝缘,根本上还是没有“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
全民阅读
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年轻人多读书读好书,净化内心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互联网时代,信息唾手可得,搜索无往不利,获取知识的门槛变低了。导致大多数年轻人面对治学面对科研手机一点,想了解到的东西便映入眼帘,似乎没人愿意再拿起厚重的典籍。相比碎片化、被动型的知识获取,读书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知识、整体性思考。通过阅读,我们让人类智慧的结晶序列式地内化于心。不管纸质书还是电子书,不管书籍的介质、读书的方式如何变化,这样的价值不会衰减、意义不会褪色。
领导干部与书结缘,做好“关键少数”
今天,信息爆炸让知识更新加速到3—5年翻一番,作为治国理政的“关键少数”,领导干部要多读书才能走出本领恐慌。“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读书是为政修德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多读书,既有敦促干部避免知识老化、思想僵化、能力退化的考虑,更有培养人文精神、涵养政治伦理、提升思想境界的深意。现代治理中,领导干部的人格力量对于做好领导工作越来越重要,而人格力量的形成很重要的途径是读书学习。
全民阅读成风尚,打造书香社会
一位作家曾说,父亲的一句话几十年来都印在他心上:“你在读书,我就放心了。”为什么放心?读书可以帮助我们以开放的心态、理智的头脑,更好地认识世界、感受人生。读书的人多了,书香也就晕染开来,它可以拓宽民族心灵的河床、培厚社会文化的土壤。
读书活动
为了更好的推行全民阅读,各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打响了自己的读书品牌。
近年来,许多高校图书馆都会发布年度阅读报告。武汉大学图书馆发布2015年度阅读报告,该校法学院大四学生王悦,以653册图书的年借阅量获学校“读书冠军”。这是王悦第三次获此头衔。华中师范大学,大三学生李悦凭借464本图书的借阅量成为“读书冠军”。
各地政府也以当地的文化名人为契机,设立自己的读书节。江苏读书节已经连续举办12届,南通韬奋读书节已经举办13届,淮安周恩来读书节已经举办7届。
江苏省为推广全民阅读,连续7年举办江苏书展,邀请文化名人担任“书香江苏形象大使”,推广精品书籍,以现场签售、惠民书券等形式吸引众多市民参加图书展,不仅架起了作家与读者之间亲民接触桥梁,更加推动了江苏把全民阅读当成一种社会风尚。
为了更好的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线上与线下活动相结合是一种新趋势,苏州市大力推广的蝴蝶妈妈读书会可以让宝妈们微信群里进行有声阅读,还定期举办线下专家分享活动。这不仅培养了家长的阅读习惯,还会在父母言传身教中让孩子从小就培养成爱读书好读书的好习惯。
适用范围
1、如果题目为综合分析社会现象,就现在阅读量的减少,谈谈看法,我们可以引用第三部分的论述,无论是读书的方式如何变化,读书的价值不会衰减,读书的意义不会退化。
2、在我们提出对策,更好的构建书香社会时,我们可以借助第四部分,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都可以将全民阅读推广出去,尤其是对于孩子,培养他们的读书习惯,才是我们构建书香社会的根本之基。
3、在我们回答计划组织题时,如果题中问到“组织一个读书活动”,如果我们把读书活动,设定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么一个特殊的日子,更能突显活动设计的与众不同,富有新意,也更结合社会热点,吸引考官的眼球。
4、如果题目是让你组织一个读书活动,我们可以借鉴高校的经验,搞一个“读书冠军”的比赛。或者说综合分析题在分析对策部分,我们也可以说在高校里进行宣传,引入阅读量比赛的形式,让年轻人热爱阅读享受阅读。
相关真题
例题:
为了提升机关干部的人文素养,县国税局准备举办系列读书活动,如果由你负责,请你提出三个有创意的活动主题,并就其中一个说说你的具体活动安排。
加分回答:
活动主题:“读书冠军”评选、“蝴蝶妈妈”读书会、读书周报
以“读书冠军”评选为例简述活动安排。为了搞好此次“读书冠军”评选活动,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在活动形式上,我可以将一个季度作为评比周期,在评比周期内借阅我单位图书室的图书数量,作为我们的评比标准,将这一季度读书最多的同志评为“读书冠军”,“读书冠军”作为我单位“书香国税形象大使”,给于奖励。
第二,在活动时间的选择上,将4月23日这一天来举行评比大赛,因为这一天是世界读书日,更能激发起同事们阅读的热情。
第三,在奖项的设置上,为了奖励先进,鼓励全体,我们可以设置“读书冠军”、“读书亚军”、“读书季军”,每个获奖者,都可以获得购书优惠券作为奖励。
例题:
建设书香社会,有人认为应该“深阅读”,有人认为应该“浅阅读”你怎么看?(2016年7月23日山西省公务员面试题)
加分回答: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管深阅读还是浅阅读,我们都能通过阅读,让人类智慧的结晶序列式地内化于心。读书可以帮助我们以开放的心态、理智的头脑,更好地认识世界、感受人生。所以,无论阅读方式如何,我们所期待的是全民阅读成为一种社会风尚,读书的人多了,书香也就晕染开来,它可以拓宽民族心灵的河床、培厚社会文化的土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构建书香社会的梦想。
好书推荐
“网红”埃森娜·奥尼尔认为,“人们交谈、分享和给予,不是因为你好看,而是因为你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或创造了什么”。当我们感叹于“读书冠军”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我们是否也可以像他们一样,少刷微博、微信朋友圈,腾挪出更多时间,多读几本好书?下面小粉笔就为大家介绍几本习近平总书记提及的好书。
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基辛格《世界秩序》
德国:歌德《浮士德》、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俄罗斯: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英国: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哈姆雷特》、《奥斯罗》
中国:《资治通鉴》《吕氏春秋》《贞观政要》《苦难辉煌》
名言警句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富兰克林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涨潮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