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二十四个节气歌,可以让人很容易记住二十四节气的顺序和内容。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正式通过决议,中国“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小粉笔今天教大家如何把和二十四节气运用到面试答题中。
(以下内容由粉笔公考编辑整理,欢迎转载注明出处)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中国古人的智慧结晶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时间法则,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总结出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对地面气候的演变规律,从而将一年分为二十四等份。二十四节气是古人对四季变化转换规律的总结,是传统历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古人的智慧。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对时间、气候规律的总结,体现了天人合一、敬畏时间、敬畏自然的朴素情感,与中国和谐共生、尊重自然的传统价值理念一脉相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体现
二十四节气不仅仅是时间历法,也是古代人们用来指导农事、从事生产生活的重要法则,它指导农业生产不违农时,按节气安排农活,进行播种、管理和收割等农事活动。如惊蛰节气时,“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古人把惊蛰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同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如大寒节气,“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是农历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人们从这一天开始忙着除旧布新,准备年货,这也是一个由冬到春的过渡时期,人们饮食起居随之做出相应的转变,减咸增苦以养阳气。二十四节气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适应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体现。
现代社会传承二十四节气面临的难题
语句晦涩,削弱接受度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的智慧结晶,以文言文为载体进行呈现,语言晦涩,在现代社会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同时,二十四节气是对太阳周年运动规律的总结,涉及一定的科学知识,在内容的认知上也有一定的障碍,使得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存在形式上的阻滞。
农事减少,指导意义衰落
二十四节气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发挥着指导国家事务、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的作用,但当我们从农业社会迈进工业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记录时间的手段更加多样、农业生产不再是人们从事的主要活动,使二十四节气的时间表功能和对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的指示功能都大大弱化。
外来思想侵蚀,文化自信不足
随着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发展,各种思想互相碰撞,更多的国人愿意相信西方文化、追捧西方节日,而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存在偏差,认为是过时的、无用的,对二十四节气的意义、价值没有正确的认识,文化自信缺失。
如何在现代社会传承二十四节气
通俗释义,使之简单易懂
用白话文将二十四节气的由来、习俗等知识进行呈现,减少人们阅读上的语言障碍;同时,在语句的运用上要注意通俗易懂,不要过多使用专业知识,减少人们理解上的知识障碍。
融入生活,使之发挥功能
着重挖掘二十四节气在养生、饮食、审美等方面的内涵,更新人们对其功能的认识,让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社会焕发生命力。如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从这之后,开始有霜,人们要注意膝关节保暖,不可运动过量。发挥二十四节气在养生保健等方面的作用,进而更好的了解传统文化、尊重传统文化。
多种平台,使之广为了解
结合现代人生活特点,充分运用平台和载体,让二十四节气的内涵、意义能够被人熟知。一是开发相关APP,如“活法儿”,就是定时推送二十四节气养生、饮食等知识,通过养生小贴士、健康菜谱等形式,使二十四节气融入生活;二是举办多种活动,在重大节气前后,举办民俗体验、节气习俗会重现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动员学生、年轻人、老年人甚至外国人参加,如春分节气过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幼儿园组织小朋友学做“菜花饼”和米塑,传承民俗文化,祈盼风调雨顺;三是媒体和公众人物要发挥引领作用,利用自身的影响力正确引导公众回归传统、认识传统。如著名影视明星孙俪、靳东在其微博上发布二十四节气养生相关内容,引导其粉丝关注、了解,发挥了正面引导作用。
相关真题
例题:
现在小孩都看白雪公主等西方故事,对中国传统故事知之甚少,对此,你怎么看?(2017年3月9日国家公务员海关)
加分回答:
在分析原因、提出加强小孩对传统文化了解的对策时,可以丰富答题内容。如“传统故事晦涩难懂,阅读体验不佳。中国大部分传统故事都是采用文言文书写,小朋友在自己阅读和接受上可能会造成困难,同时,晦涩难懂的故事也使家长在给孩子讲故事的过程中很难讲解清楚”“多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把传统文化故事转化成情景再现,让孩子们在玩耍中了解传统、学习传统,如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幼儿园组织小朋友在油菜花地里,学做菜花饼和米塑,传承民俗文化,祈盼风调雨顺,通过这一活动,既锻炼小朋友动手能力,又可以让其了解传统二十四节气的民俗故事”。
例题:
演讲题,欣赏是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聆听,用心灵去感悟,请以“学会欣赏”为题,发表一篇演讲。(2016年6月19日安徽)
加分回答:
在论证欣赏自然时,可以把二十四节气的相关诗句进行运用,增加演讲文采、丰富演讲内容。如“欣赏就是要学会用眼睛去观察大自然一年四季的变化,感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春雨淅淅,‘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日炎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秋风瑟瑟,‘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的白雪皑皑”。
例题:
单位举办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的知识竞赛,你怎么组织?(2015年6月28日上午福建)
加分回答:
在说明前期准备时,可以把二十四节气的相关内容作为竞赛题目,丰富答题内容,竞赛时间可以选在二十四节气中某个节气前后。如“在竞赛之前,要广泛搜集资料,建立竞赛题库,通过网络搜集、向传统文化专家请教等方式,了解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等知识,题目的设置要注重趣味性,诸如‘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是什么’等;竞赛时间确定为清明节前夕的周末举行,让同事们回顾清明节相关习俗,更好的了解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