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住财源建设“牛鼻子”
加强财源建设,做大财政“蛋糕”是构建公共财政的前提,也是政府履职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们牢牢牵住财源建设这个“牛鼻子”,一切经济工作都围绕财源建设推进。
抓项目。一是争取国家项目。财源产业好比人的躯体,项目便是人的血脉。没有好项目、大项目,产业发展是句空话,财源建设就是放空炮。目前,洞口已纳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中部崛起战略规划和衡邵干旱走廊专项治理规划,必须建立激励机制,努力从这些盘子中争取基础建设项目、新兴产业项目和社会事业配套项目。二是引入招商项目。近年,东南沿海产业转移加快,外资内移。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引入更多的工业项目、农业项目、第三产业项目、财源项目。改革开放以来,我县有许多老乡闯天下创大业,针对其浓郁的亲情乡情,“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三是扩充自办项目。在上争项目、外引项目的同时,挤出财力开发和兴建项目,包括基础设施项目、县城开发项目、配套项目和民生项目等。打响县城扩容提质总体战,依托沪昆高速、洞新高速、怀邵衡快速铁路,举全县之力,创办县城商贸、物流、农副产品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洞口财力有限,尽可能把有限财力用于当前和长远有利的项目上。
抓园区。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加快洞口发展,关键在园区;加快园区建设,关键在工业。必须从打造洞口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这个战略高度定位洞口工业园区。一是扩大工业园区的权限,形成配套综合服务功能。通过改革园区管理体制和机制,实现功能自治、事务自决、管理自主和自我完善,从而提高行政效能。二是完善工业园区设施。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扩大投入,扩容提质,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产业接纳能力,创建一流发展平台。三是打造县域经济核心增长极。园区重点引进和兴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兴办在全市、全省永续发展的工业项目,扶植大工业、大企业。今年工业园力争实现税收过千万的工业企业2户以上。园区二期工作建设抓紧抓快抓好,尽快建成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
抓产业。目前洞口农业全而不强,工业多而不大,商业兴而不旺,物流有而不畅。总量不足、实力不强的县情,决定了全县经济发展面临扩容和提质双重任务。我们必须把产业发展作为洞口加快发展的主战场、制高点。一是做强产业。在抓好全县工业规划、大办工业的同时,按实力和潜力划分重点产业和非重点产业,集中全县生产要素扶植重点行业、重点产业。培育一批骨干工业企业、农业产业、第三产业。改造提升一批骨干企业,鼓励和引导联合、重组或兼并,培育行业龙头,带动下游产业发展,做长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加快盘活和开发矿业,把矿产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财力优势。进一步发挥洞口的农业优势,以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产业化,以现代方式经营农业产业,抓紧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品、一镇一特色”工程,壮大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不断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二是做新技术。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产品。产业靠产品,产品靠科技含量。必须引导企业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艺改造传统工业,提升产品档次和价值。三是做好品牌。品牌是企业占领市场的金钥匙。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技术,一流企业做品牌。因此,必须鼓励、引导重点行业中的龙头企业主攻品牌,创优名牌,凭品牌抢占市场,靠名牌多出效益。四是做出特色。做强产业、做新技术、做好品牌,必须实行县乡联动,四面出击,百花齐放。洞口的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发展目标必须统一,但具体发展的路子、发展模式、发展项目不可能一律。各乡镇应谙熟乡情,面向乡民,做好乡策,办好乡镇的特色产业、特色项目、特色基地、特色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