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华网 转载 2017年10月18日 09:33:48
中国经济增长有潜力有韧性有优势

经济头图(长).png

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他表示,我们把今年经济增速定在6.5%左右,其实,增长6.5%这个速度不低了,也很不容易。今年世界经济政治不确定的因素很多,这是很大的外部风险。对中国来讲,不发展是最大的风险。我们保持中高速的稳定增长,本身就是在为世界稳定做贡献。


  鉴于中国经济的潜力、韧性和优势,这一目标完全能够实现,中国经济的前景会更加光明。

  从经济潜力看,中国经济的增长空间十分巨大。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111元,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消费需求有很大提升空间。同时,投资亦有很大的挖掘潜力,虽然近三年投资增速有所下降,但绝非没有扩大投资的空间。从人均投资规模看,尤其是东中西部的发展差距以及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所孕育的潜在投资需求,完全能够保障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纵深空间。


  从经济韧性看,中国经济的支撑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中国的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加快形成。2016年全年新登记企业增长24.5%,平均每天新增1.5万户,加上个体工商户等,各类市场主体每天新增4.5万户。新动能正在撑起发展新天地。随着“互联网+”行动和国家大数据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全面实施,“双创”政策措施的落实和完善,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明显上升,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柔性将进一步增强。


  从经济优势看,中国经济的竞争优势更加凸显。中国经济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主要依赖于巨大的人口红利和显著的制度优势。不可否认,传统人口红利的竞争优势已经削弱,但基于人力资本的新人口红利正在形成。整体上看,规模不断扩大的高等教育增加了中国的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尤其是理工科学生的大量培养,为大批技术工人特别是研发人员的供给提供了坚实基础。除了人力资源优势,还有市场、基础设施、政策调控等优势。中国经济的竞争优势十分明显。


  中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充裕、市场规模庞大、产业配套齐全、科技进步加快、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经济发展具有良好支撑条件,宏观调控还有不少创新手段和政策储备。我们坚信,只要牢牢把握“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并提高有效性,依靠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这五条基本要求,挖掘潜力、铸锤韧性、发挥优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就一定能呈现出新景观、新气象、新格局!




分享给朋友:
0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申论热点 | 用督察的“锤子”钉实改革的“钉子” 经济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四次会议上强调指出,要投入更多精力抓督察问效,加强和改进督察工作,拓展督察工作广度和深度,点面结合,多管齐下,提高发展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申论热点 | 别让桃花潭失去了汪伦 经济
寓经济效益于社会效益之中,寓商业利益于普惠利益之中,才是旅游开发的健康发展之道
找到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抓手(治理之道) 经济
实体经济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根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多次强调要大力促进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2016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当前,面对经济发展中比较突出的“脱实向虚”问题,很多地方政府感到缺少促进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抓手。针对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寻求解决办法。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