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络 转载 2017年10月02日 16:52:34
申论重点考察能力之综合分析能力

综合分析头图.png

   


综合分析能力在公务员考试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测查方向,在笔试申论中是一种必考的能力,在面试中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掌握了综合分析不仅能够帮助考生通过笔试,而且在面试中也能相对而言比较轻松。


其实综合分析能力就是人正常的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不同点在于人在思考的时候是先分析后面形成综合的结论,但是在表述的时候需要先综合然后再分析。结合考试大纲我们可以得出综合分析的基本作答思路:


提出观点:解释说明\点名本质\判断正误\核心关系


分析观点:给出理由(全面分析\辩证关系\深入分析)


落实观点:得出结论或者提出对策完善



下面我们来看一道真题,学习如何去做好综合分析。下面通过例题来说明:


【例题】新技术的使用能否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根据给定资料2,谈谈你的看法。(20分)


要求:(1)观点明确,有理有据;(2)论述全面,语言简明;(3)不超过250字。


这是一道典型的评价型综合分析,我们在作答的时候需要按照提出观点——分析观点——落实观点的思路来作答。观点的提出需要我们对于“新技术的使用能否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这个观点给出评价,到底是能还是否,这也就是这道题目的难点。通过读材料我们发现某大学社会学系的G教授告诉我们从理论上来说,技术非常有利于消除城乡之间的社会鸿沟、不同社会阶级之间额不平等,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公正。这就是说理论上来说是可以突破屏障的。但是后来又告诉我们现实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新技术的使用中会出现明显的马太效应。事实证明,技术的发展,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填平了某种鸿沟。但从现在看来新记住能否穿透社会结构的屏障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要继续观察。由此我们得出观点:在理论上、实践中,新技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打破社会结构屏障,但是还存在问题。


下面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方面分析技术改变了农民工的生活,包括日常生活、表达和集体行动的角度。另一方面分析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马太效应。最后得出结论:对于新技术不可过分夸大其作用,需要线上和线下结合起来才能有作用。


由此得出答案:


新技术在理论上可以打破社会结构的屏障。实践中,新技术使用有助于打破社会结构屏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新技术为社会底层人士比如农民工的生活带来一些改变。第一,从日常生活来看,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第二,从表达的角度来看,拓宽了视野,转变了意识,有了表达的渠道;第三,从集体行动的角度来看,利用新技术建立维权组织,更容易获得声援和帮助。但同时新技术的使用中,城乡之间会产生马太效应。更重要的事农民工获得获益的同时,那些拥有更多财富和资源的人却获得了更大收益。因此不可过度夸大作用,需要线上和线下结合起来才有作用。



分享给朋友:
1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原创|怎样应对国考中的申论 (二)——如何作答综合分析题 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题在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和地方公务员申论考试中几乎是每年必考的。一般情况下会有一道题,分值在10分或15分,大部分的综合分析题出现在整张试卷中第二题或者第三题的位置。 我把综合分析题细化为两类
综合分析 巧拿高分 综合分析
阐释类分析题,要求考生对给定资料的特定部分,如一句话、一个观点、现象等进行解释分析,既揭示其本来意义,又挖掘其深层意义。其典型提问形式有“谈谈你对……的理解、认识”、“请阐释……观点”等。题型关键词是“看法”、“观点”、“理解”。这类题目的解答,首先要解释词句,点明本质含义,其次依据材料分析论述,最后结合实际得出结论。
综合分析题之原因分析 综合分析
原因分析题是综合分析题中经常考查的题型之一,很多考生面对这一类题型不知道自己该如何解答。原因分析题是注重对某一现象、事件、问题背后的本源、根源的分析,体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哲学原理。对于这一题型我们考生应该熟练掌握答题思路与解题技巧。下面我们就来简要分析一下。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