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络 转载 2017年10月16日 16:56:59
加大社会力量,推动残疾人事业进展

6362520123308236617005681.png



加大社会力量,推动残疾人事业进展

 

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八大及省、市残疾人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的新形势下,为适应新时期环境的变化,我县组织人员进行了残疾人生活就业情况调查摸底,以。。。。开发县残疾人生活就业状况为实践载体,梳理出了“三个仍然”和“三个需要”,并根据残疾人事业主体活动总结出了“两个抓好”、“一个加大力度”和“一个结合”,为今后我县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一、残疾人事业现状

(一)我县残疾人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各类持证残疾人共61名。按残疾类型划分,视力残疾2人,占我县残疾人总数3.27%;听力残疾6人,占9.83 %;言语残疾3人,占4.91 %;肢体残疾39人,占63.93 %;智力残疾6人,占9.83 %;精神残疾5人,占8.20%。按残疾等级划分,一级重度残疾6人,占9.84%;二级残疾7人,占11.48%;三、四级残疾48人,占78.68%。按就业年龄划分,未成年人4名,超出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18名。


(二)鼓励企业按1.5%的比例安置残疾人劳动就业

例如。。。。。。实业总公司安置残疾人9名,。。。。股份有限公司安置残疾人8名,。。。。。限公司安置残疾人3名,这些公司在按比例安置残疾人方面起到了带头作用。未能达到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的单位,及时足额缴纳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截至目前,我县有就业需求和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达到了100%。


(三)依靠社会力量,做好残疾人生活保障

1、困难残疾人纳入低保

 县内低保家庭共计8户,其中残疾人家庭5户,占低保家庭的62.5%。享受低保待遇的困难残疾人家庭,基本能够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同时减轻了他们的生活负担。2、为残疾人免费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我县61名残疾人中,有20名残疾人已经免费加入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10名残疾人加入了新农合,其余大部分残疾人已在工作单位统一缴纳了医保。未加入医保前,残疾人是有病怕花钱,不敢看病、住院。加入医保后使得残疾人住院难、看病难的问题得到了保障。三是每年春节和“全国助残日”期间,发动社会各单位采取各种形式走访慰问残疾人。今年春节期间对11户困难残疾人进行了走访慰问。按照每人每户1000元的标准,累计发放慰问品和慰问金11000元,有效地缓解了困难群众春节期间的生活问题。“全国助残日”期间对我县16户困难残疾人进行走访慰问,按每户800元的标准,共发放慰问金12800元,并通过悬挂条幅的形式进行“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宣传,营造了良好的气氛。


二、残疾人事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我国经济和人民奔小康的步伐不断加快,但由于残疾人自身的原因,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处于劣势,残疾人与正常人的生活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残疾人在康复、就医、生活等方面需要救助的越来越多,标准也越来越高,造成残疾人奔康步伐较慢。残联工作应该注重实践调研,了解基层残疾人的生活就业情况,分析残疾人需求,发现迫切需要我们解决的实际问题,寻找新环境、新形势下残疾人事业的新情况、新问题。可以说,新形势下的残疾人工作任重道远。经过调研分析,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问题与不足可以概括为“三个仍然”和“三个需要”。


(一)残疾人工作人员专业化仍然薄弱,需要加强思想学习

专业化是社会化的深化,决定社会化效能优劣的因素是人,是残疾人工作者等人群的知识结构和工作水平。提高残联系统工作人员管理水平和文化水平对于强化残疾人工作社会化的效能非常重要。残疾人社会工作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理论作为指导,我们应该注重学习与积累,以新形势下发展专业化队伍。


(二)残疾人服务文体宣传工作仍然不到位,需要加大力度开拓多元化宣传手段

我县开展了很多残疾人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有时宣传不到位,没有形成较高的知晓率,容易造成一定的误解,不利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宣传职责不明确,在宣传工作上往往忽视其重要性,且宣传工作比较琐碎,需要耐心与细心。


(三)提高残疾人自身素质仍然不到位,需要加宽渠道

随着残疾人事业社会化的深化,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深度、广度越来越取决于自身素质。残疾人受教育程度越高,素质越好,参与社会生活的层次就越高。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产业不断升级,知识不断更新,市场对劳动力选择越来越严格。残疾人即便有政策照顾,也应不断学习,更新技能,提高素质。所以未来社会化工作重点之一应是多渠道改善残疾人知识结构,加强他们在知识文化、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学习。

 

三、对我县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的思考

残疾人事业发展包涵三大相互联系的主体:残疾人工作人员、残疾人服务活动及残疾人群体。上面总结的“三个仍然”和“三个需要”也是围绕这三大主体展开的调查思考,从中可以看出,残疾人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思想意识、专业化程度及反思能力、残疾人文体宣传服务以及各类残疾人群体生活就业状况都对残疾人事业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为此,下面继续围绕这三大主体的主要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有所帮助。建议可以根据三大主体分为“两个抓好”、“一个加大力度”和“一个结合”。


(一)抓好残疾人工作人员思想理论水平学习工作,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发展残疾人事业需要理论上的指导,以人道主义等理论为基础才能做好工作,残疾人弱势群体不仅需要正常化的生存环境、生活及工作能力上的增强以及人道主义关怀,残联工作更应该保障他们缺失的权利,残疾人工作者应该有这个觉悟与意识帮助残疾人补偿他们应有的权利,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基础是社会对残疾人缺陷负有的责任,应该具有使残疾人群体恢复的功能,使其融入与适应社会生活。应经常性开展理论思想学习培训班,提高工作者的思想觉悟与理论思维能力。


(二)抓好残疾人工作人员的反思能力训练,更好地开展残疾人服务的长效机制工作。

残疾人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系统思考,全面部署,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反思能力,做好服务开展的各项工作,同时注意环节的连接与程序的连续性,做好档案管理,积极开展康复工程讨论与思考活动,不断锻炼他们的思考能力。


(三)加大宣传文体工作力度,扩大残联工作透明度。

组织残疾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艺术、娱乐活动,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广泛宣传扶残助残先进典型和残疾人自强自立的楷模,感召全县人民奋发图强、创业致富、奉献社会、促进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进一步宣传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


(四)中央、省市已经相继制定了关于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我们残联工作指明了方向。

充分调动工作人员做好调查工作,认真汇总信息,分析调查资料,发现寻找与科学发展观不符合、不适应的突出问题,转变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构建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残疾人发展机制与体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把残疾人群体看做特殊群体,充分尊重他们的生活、教育、就业权利,发挥残疾人社会福利的作用,更好的为残疾人服务。


总之,我县的残疾人事业正面临着新的形势,及时的调研与分析是必要的。全面贯彻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重视民生工程的精神,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调查与分析,及时总结梳理残疾人事业发展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应对,不断反思,构建符合十八大精神、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残疾人事业发展机制,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全面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速度,为构建和谐。。。。贡献力量。

 




分享给朋友:
0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民政局关于失地农民生活保障的调研情况 调研报告
随着城市区域的拓展,在我区居民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失地农民,他们既有别于传统农民,无地或少地,又有别于城市居民,享受各种农村福利政策。民政局按照党工委、管委会的统一部署,针对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方面现状深入到全区开展了广泛的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问需于民”大调研活动建议汇总 调研报告
1、住房问题。提高住房质量,建一批经济适用房,规范房屋中介机构,普及并提高住房公积金,减少外来务工人员经济负担,房价、物价要与经济水平相适应。期房购买有风险,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监督其办理房本和土地本办理进度,等待时间太长。解决年轻职工住房问题,建议集资房。恒通花园小区房本问题抓紧落实。
更好地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在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和使用情况的调研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