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络 转载 2017年10月16日 16:58:40
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高教育服务能力

6362520123308236617005681.png



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高教育服务能力

创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调研报告

                             

一、我区教育事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尚属空白


我区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洪流,以服务我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为宗旨,为 “沿海强区”宏伟目标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教育事业面临着新的问题亟待解决: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尚属空白,严重制约着我区教育的科学发展。


二、现状分析


(1)随着我区抢抓机遇,迈开大步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经济建设飞速发展,驻港企业与日俱增,驻港企业职工子女大量增加;来港区经商人员子女、购房人员子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数激增,入学需求呈直线上升趋势;


(2)随着我区的扩区,初级中学已由原来的我区初级中学、我区二中初中部2所扩大到9所,到2015年秋季,初中学生在校生人数已经达到2565人;


(3)2016年我区初中毕业生600人。由于我区优越的教学环境和一流的教学质量,各初中均有外地学生仍不断转入我区学校就学,我区初中毕业生数量呈逐年大幅上升趋势,而我区内高级中学、二中高中部两所学校空间容量空前饱和,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入学需求,有50%的初中毕业生不得不选择报市里的高中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与广大学生及家长希望就近上高中、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期望相去甚远,供需矛盾日益凸显,成为遏制我区教育科学发展瓶颈。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驻港企业对各类职业技术人才需求分析


我区的驻港企业与日俱增,各类职业技术人才需求量日益增长,但我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尚属空白。与工业区企业人才需求相对接,创办一所订单式服务模式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迫在眉睫。


四、主要举措


(1)加强职业教育的基础建设。重点建设好区职教中心,发挥职教中心产教研一体的功能,大幅提升办学水平,使其成为高质量、有特色的品牌学校。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建立一批与专业设置配套的一流实习实训基地。


(2)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完善职业教育的组织领导体系,健全政府统一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分工明确、统筹有力的管理体制。构建全社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奖励机制,为各级各类机构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政策支持。加大政府监管力度,促进职业技术教育良性发展。


(3)开拓职业教育发展途径。构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体系,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建立符合驻港企业需求的新型职教中心,开辟职教发展途径,实现产业与人才的对接,鼓励企业和职业学校之间的战略合作,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大展教育宏图。

 

    



分享给朋友:
0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民政局关于失地农民生活保障的调研情况 调研报告
随着城市区域的拓展,在我区居民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失地农民,他们既有别于传统农民,无地或少地,又有别于城市居民,享受各种农村福利政策。民政局按照党工委、管委会的统一部署,针对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方面现状深入到全区开展了广泛的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问需于民”大调研活动建议汇总 调研报告
1、住房问题。提高住房质量,建一批经济适用房,规范房屋中介机构,普及并提高住房公积金,减少外来务工人员经济负担,房价、物价要与经济水平相适应。期房购买有风险,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监督其办理房本和土地本办理进度,等待时间太长。解决年轻职工住房问题,建议集资房。恒通花园小区房本问题抓紧落实。
更好地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在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和使用情况的调研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