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选王遴选网 转载 2017年10月05日 15:59:56
厚德方可为官

大作文头图.png


《国语》云:“吾闻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无德而服者众,必自伤也。”德是一个人的守护神。为官先做人,品德好才有为官好,为官好必须品德好。清代书画家、诗人郑板桥,在教导其子女如何做人时曾说,“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好人”。试想,倘若没有这样的品行修养,又何以能有“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为民情怀?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透露着个人品行。


“政者,正也。”做官先做人,为政先修德。道德品行是为人从政的“基石”,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人,才能做到不逾矩、不越界、不越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素来崇尚道德,成语中对名人的尊称叫德高望重,对文艺名人的尊称叫德艺双馨,我们选拔干部的标准叫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明大德,把责任扛在肩。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把敢于担当作为基本要求,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岗位就意味着责任,责任就要落实,这是履行职责、做好本职工作最根本的基础。如果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就会失去干工作的根本动力,就不可能有过硬的作风和过硬的联系服务群众的本领,更谈不上有过硬的工作质量标准,工作就不能很好地得到落实。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把这种厚重的真心务实为民责任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实际行动让发展快速跟进,让百姓受福,群众满意。


守公德,把纪律刻在心。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一些干部没了人形,根本问题都是出在“德”字上,少德之人,纵有经纶满腹,也不能成大事。剖析那些品行有瑕疵的党员干部,往往是随着职位的不断提升,忘却了“官”字只是“定语”、“德”字才是“主语”,结果往往只修了“官威”,却让品德渐渐走了下坡路。为政以德,正心修身,党员干部必须知古鉴今、心存敬畏、慎独慎微,讲规矩、守戒律,决不能我行我素。真正把自己摆进去,以身作则、以上率下,自觉在廉洁自律上追求高标准,在严守党纪上远离违纪红线,形成德在纪前,德法相依,只有这样才能让党员干部心怀戒惧、行有所止,才能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


严私德,把务实落在行。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把握好自己的定位,找准自己的价值,提升自我的境界,树好自己的形象,牢记自己的使命。在密切联系群众上求“实”,这是成事之基。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守住为民请愿的初心、为民谋利的忠心、为民办事的倾心,在党性宗旨面前认清本位,在权利运行面前找准定位,在群众利益面前主动换位,敢讲实话、办好实事、务求实效。不断祛除行为之垢,立实为民之制,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关系,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明大德,不断增强责任担当意识;守公德,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严私德,以务实作风夯实执政之基。厚德载物,厚德才能身居高位而不忘其本。




分享给朋友:
0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原创|​ 形象化处理让标题独具一格 大作文
其实这篇文章的标题没什么好点评的,因为实在很棒,但为了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形象之美,我就分享一下个人心得。文章标题的拟法,是以“人的视角”,
原创|如何用数字让标题瞬间有逼格(二) 大作文
为官从政,要有诚心;推动发展,要有本事;履职尽责,要有担当;为人处事,要有境界。四个观点有大道理,但四个标题却很朴实,作者运用平实的语言,如朋友聊天一般,将要表达的观点、思想,润物无声地化及读者。
原创|遴选大作文三种模版应用心得 大作文
这篇文章比较突出的亮点:一是文章整体完整、有逻辑,主论点和分论点很明确,二是提出论点有依据有铺垫……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