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遴选考试网 转载 2017年10月05日 16:31:46
【遴选材料分析】电视问政

案例分析头图-02.png


【材料】


材料大意:某地开展电视问政,内容涉及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活动取得一些实际效果,对此,社会评价总体来说是积极的,但也存在一部分不同的声音。


【问题】


1、请简要分析评论该市利用电视直播群众监督政府管理的事情。(不超过400字)


2、请问如何完善利用电视直播群众监督政府管理的对策和建议。要求建议措施具体,可操作性强。(400字以内)


【参考答案】


1.该市开展电视问责的做法值得提倡,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和完善,让民众更加满意。电视问政是通过“以事问人”的方式,通过对问题的暗访、曝光、质询,曝露问题背后干部的作风问题。首先,电视问政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有效载体。开展电视问政,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打造了一个行政过程百姓参与、行政效率百姓评说、行政结果百姓监督的平台,反映了民意、聚集了民智、凝聚了民心。通过开展电视问政,群众得到了实惠,干部转变了作风。其次,电视问政是促进工作落实的有效抓手。通过明查暗访,查找和发现了落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中的代表性、典型性问题,检验了各部门各单位执行重大决策的力度和效率;通过现场问政,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责任,确定了解决的办法和时限;通过跟踪报道,相关责任部门在公众监督下对问政反映的问题进行整改和落实。实践证明,电视问政,确保了政令畅通,提高了执行力。


2.完善利用电视直播群众监督政府管理,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是深入调查走访。广泛发布电视问政公告,开通电视问政热线,设立电视问政网站,并选派精干力量组成问政小组,深入开展明察暗访,广泛听取群众呼声,收集群众意愿,发现现实问题。


二是科学谋划主题。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确定问政主题,在问题设置上注重针对性、实效性、典型性。


三是精心策划节目。电视问政过程中把握三个要素:“谁的责任”、“如何解决”、“何时解决”。合理安排电视问政时间,采取“主持人+电视短片+访谈官员+群众质询+专家点评”的模式进行。


四是狠抓整改落实。电视问政节目录播后,立即召开电视问政涉及问题整改任务交办会,对涉及的每个具体问题进行交办,明确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建立跟踪问责制度,对整改不到位的,对相关责任人给予组织处理。同时,新闻媒体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对问政当事人进行回访,确保整改到位。




分享给朋友:
2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案例分析 | 破解“临时工执法”的困境 案例分析
“临时工”大量产生,一是源于行政执法任务重等客观原因。二是部分行政机关胡作为、乱作为。
案例分析 | 2016河南遴选公务员考试案例分析:申遗 案例分析
中国丹霞捆绑申遗的几个地方,财政收入并不宽裕,当地政府投入的资金一是来自上级拨款,二是靠银行贷款。
案例分析 | 四川省遴选笔试案例分析解析 案例分析
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从各地实际出发,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