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料分析考情分析
1、资料分析介绍
公务员考试经过多年变化,考试内容日趋稳定,已经形成了完整系统的体系,而资料分析就属于行测五大部分内容之一,题目全部为客观性试题。资料分析主要考察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形、表格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文字类、表格类、图形类材料构成。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考生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资料分析具有数据处理任务大、考查材料类型多、知识面广的特点,所以每位考生需要经过大量的练习,并且总结规律,才能提高应试能力。该部分专项突破需要从准确列式和快速计算两方面入手,同时,更加需要注意隐藏的陷阱。根据以往考试观察,省考时间大概是每年4月份左右,资料分析题量是三篇材料,共15道题,共有计算、比较、推断等相关题型。
2、考查要点
从概念来看,资料分析考查的概念主要包括增长、百分点、比重、倍数、平均数、指数、拉动增长、贡献率以及概念之间相结合的题目。题型主要分为计算类型和比较类型,计算类型主要包括计算增长量,增长率,基期值,现期值,贡献率,拉动增长,比重倍数平均数的现期值、基期值、变化量、平均数的变化率等,比较类型的题目主要是比较两个时期数值的大小,这类题目往往难度不大,有的甚至通过原文查找即可得到答案,但很多考生因为时间不够就直接放弃了这类题目,十分可惜。
二、阅读材料技巧
资料分析内容通常由文字型、表格型、图形类材料构成,但是很多考生不知道阅读材料的技巧,浪费了很多时间,最终导致题目做不完,特别遗憾,下面我将带领大家一起学习资料分析材料阅读的相关技巧,希望能够为广大考生提供帮助。
1、文字型
文字型材料就是整篇材料全部是文字,文字型材料也是资料分析出现最多的类型,这种材料往往文字很长,段落很多,如果仔细阅读,则效率较低,用时太长。文字型的材料建议大家先花几秒钟时间扫一下每一段讲解的大概内容,然后对应问题找出具有标志性的汉字,也就是我们称之为名词词组的汉字,比如国民生产总值、第一产业产值、粮食总产量等这些字眼,找到汉字之后在相应数据下面进行标注,再对应解题公式找出需要的数据,则能够提高做题效率。
2、表格型
表格型材料相对简单,所有数据都在表格里面,这类题目表格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这类型材料我的建议是首先看标题,标题是整篇材料的核心,看标题时要注意两点,第一是时间,明确需要求解的是基期还是现期,第二是单位,可能材料给的单位是万元,题目求解的是元,注意单位换算。最后根据题目在表格里面找到相应标志性的文字,标注数据,注意行和列之分,列式计算。
3、图形类
图形类的材料比较多,主要包括柱状图、折线图和饼形图,这类型的材料偏简单,但是由于时间不够,很多考生紧张之下不知道应该去哪个图形里面找相关数据,这就要求考生答题时沉着应对,先找准每一个图形表示什么。这类材料一般会多图一起出现,可能是柱状图表示现期值,折线图表示增长率等等,清楚之后同样根据题目在图形里面标注出相关数据,列式求解。
三、解题技巧
资料分析专项突破需要从准确列式和快速计算两方面入手,同时,有效辨析考点陷阱也是考生必备的能力之一,在此我总结三条解题技巧供广大考生参考。
1、掌握相关概念
资料分析解题第一步,就是掌握所有概念,拿到一个题先得明白这个题问的是什么,是求解现期值还是基期值,是增长量还是增长率,是比重还是平均数等,只有先明白问的是什么,才会去想用什么公式,用什么方法解题,所以要求大家熟练的掌握资料分析所有的概念,用最短时间判断一个题求解的是什么。
2、牢记对应公式
明确题干信息之后,就开始列式求解,资料分析大部分的知识点我们都总结了相应的公式,对照相应的公式,从材料中找出数据,最后列式计算。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知识点,比如增长量,我们总结了不止一个公式,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根据材料给出的已知条件来做合理选择,选出最适合、最快捷的公式列式计算,能大大提高做题的效率。
3、熟练解题方法
解一道题包括列式和计算,资料分析的计算是广大考生比较头疼的问题,主要因为列式较复杂,数据大、运算多,比较浪费时间,这就需要考生掌握平方差、二项式展开、尾数法、首数法、反算法、特征数字法、运算拆分法、有效数字法、错位加减法、同位比较法和差分比较法等相应的解题方法,并且做到熟练运用,解题时临危不惧。
4、警惕三大陷阱
资料分析相对数量关系而言较简单,但是很多考生还是无法取得满意的成绩,部分原因是对于题目阅读不仔细,掉入出题者设计的陷阱里面。第一个陷阱是时间问题,基期值不注意做成了现期值,变化率不注意做成了变化率等等;第二个是单位问题,题干所给单位为“亿吨”,材料所给单位为“万吨”,考生应看准单位,将万吨转化为亿吨进行计算。第三是概念陷阱,比如题干中所给概念为“粗钢产量”,材料中给出了一个易混淆的概念“钢材产量”。考生应看准概念,所求为粗钢的产量,而不是钢材的产量。
最后希望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了解清楚资料分析的相关考情,掌握概念、牢记公式、熟练方法、警惕陷阱,最后考试一举成“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