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络 转载 2017年10月01日 11:21:29
申论备考技巧:申论中的分析

综合分析头图.png

   一、概念分析:



  分析的本质:结合材料,有目的的一种抽象概括。


  1、 内涵:是什么。


  2、 外延:包括什么。


  3、 材料中提到的其他方面(作用、目的和意义):


  例子:网络募捐例第一题。



  二、关系分析:



  A和B的关系。


  结构:


  1、A是什么?


  2、B是什么?


  3、总体来讲A和B的总体关系是什么。


  A对B是什么关系?B对A是什么关系?


  4、常用词汇:密不可分、内在统一;密切相关、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是密不可分,内在统一的(手段与目标的关系)关系。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实现的最终目标;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通过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的和谐。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又为和谐社会的实现奠定了物质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只有发展才能和谐。



  三、标题分析:



  结构:主题词 + 核心思想


  把握材料;新的主题词;核心思想。


  现在的材料一般都会在材料中提示主题词和核心思想,不需要高度抽象概括。


  例子:加强食品安全应将责任落到实处;标本兼治保障生产安全。



  四、其他分析(焦点分析):



  焦点:双方讨论的关键点;斗争的关键点。


  对焦点的认识不同,就会产生不同(对立)的观点。


  死刑是不是最严厉的刑罚;


  感恩是必要的;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示感恩才是最好的感恩方式。



  五、概括的评价



  1、倒扣分;根据分值(一般是1对3错或者2对2错。)


  2、形式(参考对策有效性分析);


  3、错误的情况;


  A、基本面错误(直接比较发现错误;逻辑错误如绝对化、偷换概念、违反因果、限定的有无。)


  B、深层次错误。分析材料内容提升得出。



分享给朋友:
0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原创|怎样应对国考中的申论 (二)——如何作答综合分析题 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题在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和地方公务员申论考试中几乎是每年必考的。一般情况下会有一道题,分值在10分或15分,大部分的综合分析题出现在整张试卷中第二题或者第三题的位置。 我把综合分析题细化为两类
综合分析 巧拿高分 综合分析
阐释类分析题,要求考生对给定资料的特定部分,如一句话、一个观点、现象等进行解释分析,既揭示其本来意义,又挖掘其深层意义。其典型提问形式有“谈谈你对……的理解、认识”、“请阐释……观点”等。题型关键词是“看法”、“观点”、“理解”。这类题目的解答,首先要解释词句,点明本质含义,其次依据材料分析论述,最后结合实际得出结论。
综合分析题之原因分析 综合分析
原因分析题是综合分析题中经常考查的题型之一,很多考生面对这一类题型不知道自己该如何解答。原因分析题是注重对某一现象、事件、问题背后的本源、根源的分析,体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哲学原理。对于这一题型我们考生应该熟练掌握答题思路与解题技巧。下面我们就来简要分析一下。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