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一)
1.1847年9月,共产主义者同盟杂志《共产主义杂志》试刊号上第一次公开印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个口号。共产主义者同盟前身是正义者同盟,会员证上的口号是“工人皆兄弟”。
2.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社员欧仁·鲍迪埃写下诗篇《国际歌》,1888年法国作曲家比尔·狄盖特为《国际歌》谱曲。1894年,《国际歌》在里尔正式出版。
3.《义勇军进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是主人公诗人辛白华长诗《万里长城》的最后一节诗稿。1935年聂耳为其谱曲,成为其绝唱。1935年5月16日第一次刊载。1949年新政协会议定为代国歌,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定为国歌,2004年写入宪法。
4.现代军乐最早产生于十四世纪奥斯曼帝国乌尔汗王时期,十八世纪,波德奥俄等国相继建立军乐队。1896-1898年间,袁世凯在天津小站操练新军,建立军乐队,是中国现代军乐的开始。1952年7月10日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
5.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是上海人曾联松,是一名经济工作者,他因此获得人民政协纪念刊一册,人民币五百万元(相当于现在500元)。
6.国会上的谷穗源于1942年周恩来在重庆宋庆龄寓所欢送董必武返回延安的茶会上的承诺“等到全国解放,我们要把谷穗画到国徽上”。1954年,一届人大通过周恩来的建议。
7.1900年清政府李鸿章设计“黄龙旗”,初为三角形,后改为长方形。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改用“五色旗”。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改用“青天白日满地红旗”。1949年9月新政协会议通过“五星红旗”方案。
8.天安门广场国旗杆高22米。国旗从地面升到杆顶时间为2分07秒。每月上中下旬各定一个升旗时间。太阳升落时间表由紫金山天文台提供。
9.1874年改良主义思想家王滔首次提出“振兴中国”口号。1894年-1895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和香港建立“兴中会”第一次提出口号“振兴中华”。义和团运动也曾提出“振兴中国”。
10.中共一大实际召开时间为1921年7月23日。1938年5月,在延安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位“一大”的出席者,因记不清日期,决定以7月1日为党成立纪念日。1941年,党中央正是把“七一”作为党的生日固定下来。
11.共青团团旗是1950年制定的。
12.1910年哥本哈根第三次国际社会党妇女代表大会确定,为纪念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女工大罢工,每年3月8日为国际劳动妇女节。
13.1889年7月巴黎第二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确定,为纪念1884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工人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大罢工,每年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1890年,国际无产阶级纪念了第一个“五一”节。
14.检举箱、意见箱最早来自于武则天时铸造的铜“匦”。匦,意味箱子、匣子。东面“延恩”,收诗词;南面“招谏”,招评议;西面“伸冤”,招伸冤;北面“通玄”,收研究自然灾变和提供军事情报之文。
15.新华社始建于1931年11月7日,地点中央苏区江西瑞金,叫“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1937年春,红中社在延安改名为新华社。新华社第一个分社是西安分社,1936年12月16日周恩来抵达西安后成立。第一个国外分社是布拉格分社。
16.“正”字计票来自清末民初上海戏院(俗称茶园)。当时剧院没有门票,由“案目”(服务员)在门口招徕看客,每领满五位入座,司事(记账先生)便在大水牌(类似黑板)上写出一个“正”字,并标明某案目的名字。
17.中国现行哀乐源于1942年党中央移送刘志丹灵柩,当时五人民间音乐研究小组将一支大家比较熟悉的民歌稍加改编,让“鲁艺”乐队演奏,一直流传至今。
18.古时的各种模型,木制的叫“模”,竹制的叫“范”,土制的叫“型”,金属制的叫“熔”。以“模范”比喻榜样,适于汉代。
19.古代把官吏年龄大了退休称之为“致仕”,即退官职之意。
20.古代,“击”、“攻”、“战”表示一般地攻打、作战。“征”指上伐下、有道伐无道,有褒义。“伐”用于诸侯国之间,特点是出兵一方须事先找个理由,即“师出有名”,为中性词。因“征伐”、“讨伐”连用而渐具褒义。“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实际上,“伐”指正式战争,有钟鼓,表明行动公开,而且进攻的一方还有所谓的理由或借口,而“侵”就不需要任何理由,只是“不宣而战”。“袭”比“侵”更富有秘密性质,只是偷偷地进攻。此外“围”指众兵包围;“邀”指拦击;“逆战”指迎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