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选王遴选网 转载 2017年10月05日 17:43:27
为什么“最后一公里”一直跑不完?

大作文头图.png


最后一公里,原指完成长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现在,它被引申为一件事情最后的关键性一步。


令人深思的是,在有的地方,无论是深化改革、依法治市,还是小区建设、生态保护,一些工作年年处于“最后一公里”。时间一长,等掉了大家的耐心,也消耗了本来十足的信心。


为什么“最后一公里”一直跑不完?具体来说,有这样一些情况:


一是盲目满足于抓一阵子、烧三把火、砍三板斧,工作稍有成绩就沾沾自喜,想歇歇脚,致使一些项目前紧后松、虎头蛇尾、有花无果。


二是事不尽做,功不全用,不愿速战速决,生怕事成“庙”散,经费、编制、奖励等没有着落,于是宁愿延误工作进展也要保存一块“自留地”,作为“立于不败之地”的资本。


三是缺乏久久为功的思想准备,只想当“战略家”画大箭头,不愿当“突击队”和“爆破手”,工作还没有进入尾声,就想画句号、换频道。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有些地方、部门和单位抓落实之所以成效不佳,往往与缺乏经常抓、反复抓、持久抓有关。如果抓一阵子松一阵子,热一阵子冷一阵子,不能一抓到底,那怎么能把工作落实好呢?抓落实,一定要防止虎头蛇尾。”当前,许多地方党委刚刚换届,一些领导走马上任,都以很大的决心与干劲争取踢开“头三脚”,但政贵有恒,治须有常,一定要注意处理好“冲劲”与“韧劲”的关系,切莫随意留下人为的永远跑不完“最后一公里”的“烂尾工程”。


打通“最后一公里”,必须用真心。抓落实能不能知难而进、锲而不舍,是对领导干部党性原则的现实考验。唯有怀着真心为民的心态,才能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将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结合起来,防止和克服片面性、表象性、盲目性、随意性。这既要有雷霆万钧的“猛药去疴”,也要有常态长效的“润物无声”,切不能只管“漫天撒种”不管能否“落地生根”。


打通“最后一公里”,必须有恒心。干工作、抓落实特别是涉及全局性的任务,不是单场“百米赛”,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而是一个接一个的“马拉松”,比拼的不是瞬时的精彩,而是长久的稳健。必须拿出滴水穿石的韧劲,坚定久久为功的恒心,切不可像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或者一遇到困难、受到挫折,就畏缩不前,半途而废。


打通“最后一公里”,必须下苦功。抓工作落实是个“苦差事”,越是接近尾声越是困难重重,处理起来更为棘手。苦事不用苦心、不下苦功夫必然会一事无成。对于抓“最后一公里”工作的落实,必须做到“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任劳任怨、真抓实干。只有破除消极保守、“四平八稳”的工作作风,积极鼓励大胆“闯、试”,才能愈做愈实、常做常新。


《荀子·劝学》有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这段话强调的正是“韧”的重要性。任何一个决策、一项部署,坚持一抓到底、一以贯之,就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有了这种精神,许多“最后一公里”的工作自然会在冲刺中完成,以实实在在的成绩赢得百姓的信任与支持。



分享给朋友:
0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原创|​ 形象化处理让标题独具一格 大作文
其实这篇文章的标题没什么好点评的,因为实在很棒,但为了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形象之美,我就分享一下个人心得。文章标题的拟法,是以“人的视角”,
原创|如何用数字让标题瞬间有逼格(二) 大作文
为官从政,要有诚心;推动发展,要有本事;履职尽责,要有担当;为人处事,要有境界。四个观点有大道理,但四个标题却很朴实,作者运用平实的语言,如朋友聊天一般,将要表达的观点、思想,润物无声地化及读者。
原创|遴选大作文三种模版应用心得 大作文
这篇文章比较突出的亮点:一是文章整体完整、有逻辑,主论点和分论点很明确,二是提出论点有依据有铺垫……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