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络 转载 2017年10月01日 17:01:16
神曲究竟“神”在哪

范文头图.png

     


 一部合唱作品《春节自救指南》在网上走红,被封为最新“神曲”。它以严肃高雅的音乐形式,探讨了一个非常接地气的问题——都市年轻人如何在归乡后,面对来自父母邻居、亲戚的连环盘问?网友纷纷点赞,称此曲唱出了自己的心声。 


“神曲”这个词,在今天的语境之下,含义却颇有些暧昧。从早前的《江南Style》《小苹果》到今年日本大叔红透YouTube的口水歌《PPAP》,“神曲”们大都有这样几个特征:歌词通俗,旋律简单、节奏鲜明,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快速传播,但同时,却往往缺乏传统文艺作品所追求的深刻内涵。 


人们爱它,因为它轻松有趣。人们厌恶它,因为它空洞浮夸,没有营养。这也许正是泛娱乐化时代的表征之一:巨大的生活压力下,人们甘愿被不需要高深脑力的旋律催眠,“神曲”便附着于这种解构价值、追求暂时宣泄的需求之上,构成了时代镜像的一个棱面。 


其实,同作为“神曲”,《春节自救指南》已与以前有了很大不同。在内容上它更加写实,反映了某种欲说还休的社会情绪,切中了年轻人的痛点。 


即使如此,它还是遭到了一些质疑。有业内人士就直指此曲的表演者“彩虹室内合唱团”剑走偏锋,背离了音乐美。有网友认为它只是罗列了大量网络热词和段子的心灵鸡汤。这种争议背后隐藏的,仍是文艺作品在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作出的两难选择: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作品?流行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娱乐价值和审美价值、商业性质和文化属性的平衡点,究竟在哪里? 


热点迭出的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考验着内容生产者的智慧和担当,也更加考验观众的理性与定力。引领大众品位、提升国民精神素养,正是文艺工作者的责任。

 

简易的文艺快餐或能一时满足精神味蕾,却无法喂饱求知求真的灵魂。不管时代风潮怎样转变,真正能经历时间考验的,永远是对人性幽微的探求、对规律的思索,对时代现象的真诚追问,而绝非自作聪明的“抖机灵”和投机取巧。 


带给我们惊喜的《春节自救指南》能“神”多久,“彩虹室内合唱团”又能走多远,此时断言尚早,我们只能衷心地祝福这个充满创造力的年轻团队。毕竟,今天被架上神坛、喧嚣一时,转日却被弃置脑后、迅速遗忘的,并不能算真正的“神曲”,唯有那些历经千锤百炼的诚意之作,那些被念念不忘、传唱不衰的经典,才能在人们心中永远封神。


分享给朋友:
0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范文 | 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范文
推动文艺创新,“守正”为先,“开新”为要。中国文艺星汉灿烂,太多的传统精粹有待我们挖掘与阐发,太多的优秀传统有待我们庚续和发扬。创新不是全盘否定、推倒重来,恰恰相反,是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从文化源头重新出发,反本开新。原创是文艺发展的引擎,原创能力与水平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我们能不能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波澜壮阔的时代发展与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是文艺创新的源头活水;互联互通的网络与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为文艺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参赛 | 创业者心中的山(2016年浙江省申论下水作文) 范文
申论下水作文,一家之言,供公考生参考;如有不妥之处,请指正。
范文 | 遵从平等权利 善待生命 范文
人类缘何热衷于这样或者那样地虐待动物呢?原因有四:其一, 出于某种一时的喜好, 如大学生动物园内硫酸泼熊;其二, 出于经济利益, 如每年不计其数的象牙;其三, 出于卫生需要, 如狂犬病引发的“屠狗风波”;其四, 出于医疗的需要, 如熊胆。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