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遴选考试网 转载 2017年10月05日 12:04:33
【遴选材料分析】人倒了,扶还是不扶?

案例分析头图-02.png


【材料】


今年2月10日下午,洛阳涧西区一名老人在平价商店门前买菜时,突然跌倒,不远处的超市员工刘永银发现后,赶紧上前搀扶,但老人一口咬定自己是被刘永银推倒的,拉着他不放讨说法。刘永银只好报警求助,警察调出超市监控,证明他确实是在做好事,围观群众也议论纷纷,认为老太太做得不对。刘永银事后说,他宁可相信老人是因为年纪大,糊涂了,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他还是会帮一把。“谁家都有老人,要是轮到自己头上,出了意外没人帮,会更心寒。”


同样在今年2月17日的上午,IBM深圳公司35岁的管理人员梁娅乘坐地铁出站时,倒在蛇口线水湾站C出口的台阶上,当时是10点29分,三分钟后有市民将这一情况告知了地铁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查看现场后报了警,25分钟后民警赶到,当急救人员11点18分到达现场时发现梁娅已经死亡,距离梁娅摔倒过去了50分钟。梁娅倒下后做出过求救动作,多名乘客从旁边经过,有的看了看就走了,没有人扶她,也没有人采取急救措施。


人倒了,扶还是不扶?不少人怕被讹,担心惹事上身,往往采取鸵鸟对策,不管他人瓦上霜。2014年春晚小品《扶不扶》中有一段台词说:“这人倒了咱不扶,那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


【问题】你怎么看待“人心倒了就扶不起来了”?


【参考答案】


“人倒了不扶人心就倒了,人心倒了就扶不起来了”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我国道德领域存在的行为失范。其产生原因主要如下:一是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道德规范领域存在“旧已破新未立”的情形。二是经济发展之后,物质至上、拜金主义等观念盛行。三是缺乏有效引导,宣传方式滞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尚未成为全社会认识上和行动上自觉遵守的准则。四是互联网的发展使“彭宇案”等事件的负面效应不断放大,现实中好人做好事被讹诈的遭遇也使人们在面对“人倒了扶不扶”的问题上有顾虑。


当前,我国社会正经历由传统的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的契约社会的深刻转型,道德领域的失范行为,抬高了社会交易的成本,不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的正能量。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推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必须凝聚起13亿人民的磅礴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就要求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的水平,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倡导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凝聚全民族精神力量的粘合剂。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的强大正能量。


加强正面宣传引导,营造软环境。“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要用身边好人和身边好事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发掘典型,树立标杆,弘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要创新宣传理念和宣传方式,积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做好宣传工作的新途径,避免“自说自话”,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真正内化为公民的自觉行动,内化为社会道德的准则。


健全社会征信管理,形成硬约束。“扶正人心”仅仅依靠道德的软约束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制度建设形成硬性规定,常态化运行,使软硬结合,相得益彰,真正发挥制度管根本、管长远的作用。做好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公民个人征信制度,将公民的个人行为与诚信评价体系挂钩,让诚信者畅通无阻,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坚持依法治理社会,把好法治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事业,既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无所用心,也不能寄望于毕其功于一役。必须树立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推动,加强社会诚信立法,形成简便易行、高效管用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其始终在法律的轨道上运行,不跑偏,不搞以言代法,用法律法规奖善惩恶,扬美弃丑。




分享给朋友:
1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案例分析 | 破解“临时工执法”的困境 案例分析
“临时工”大量产生,一是源于行政执法任务重等客观原因。二是部分行政机关胡作为、乱作为。
案例分析 | 2016河南遴选公务员考试案例分析:申遗 案例分析
中国丹霞捆绑申遗的几个地方,财政收入并不宽裕,当地政府投入的资金一是来自上级拨款,二是靠银行贷款。
案例分析 | 四川省遴选笔试案例分析解析 案例分析
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从各地实际出发,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