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络 转载 2017年10月05日 15:12:16
写作练习丨以“三省吾身”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大作文头图.png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强调,全面从严治党仍然任重道远,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需要经历砥砺淬炼的过程,要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向党的十九大交上改进作风、严明纪律、惩治腐败的优秀答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政治生活焕然一新。然而一些地方党内政治生活仍失之于宽、松、软,让“大熔炉”变成了“冷灶台”。因此,从严治党不是一句空口号,必须以严格的战斗力和执行力保障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古语有云“吾日三省吾身”,这是孔子就个人道德修养提出的著名主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新形势下,领导干部更应通过自我反省,及时涤荡心灵、纠正错误、不断精进,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明白“我是谁”,扬乘风破浪之帆。“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党员干部的第一身份是党员,认准党员身份,就要坚持党的领导,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现在,我国正面临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党员干部既需要以开放的姿态努力吸收各种有用知识、接纳新鲜事物,同时更需要以务实的态度投身其中,始终保持苦干、实干的作风。少一点浮华、多一点朴素,少一点自夸、多一点服务,少一点功利、多一点远见,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有些党员干部,由于利欲熏心、功名为大,忘记了“我是谁”,也就背离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中,落马者面对镜头剖析自己背离初心、信念动摇、纪律松弛的问题,警示我们党内政治生活必须常抓常严,防止政治灰尘和信念污染,时刻以党员身份要求自己,永远清楚“我是谁”,不要丢掉“我”之本真,坚持从小事做实、从点滴做真、从细微做好“我”,努力做最具社会价值、最令群众欢迎的人。


清楚“为了谁”,握披荆斩棘之剑。中国共产党95年风雨历程,半个多世纪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实践,为了人民的目标指向丝毫没有偏离,这是我党执政之基永远稳固的至高法宝。然而,当下还有一些党员干部甚至是领导干部,却把“为了谁”这样简单无疑的问题放之脑后、移出心房。他们所思所想只有一个“我”字,所干所谋只因一个“贪”字,所作所为皆为一个“利”字,令有识之士痛心,让人民群众愤恨,给党的形象抹黑。近年来,全国各地查处的各类贪官,尽管官阶迥然、案情各异,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基本的共性:从不把人民群众放在眼里、记在心中,更不愿意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去埋头苦干、攻艰克难。到头来无一例外地被人民群众所唾弃,被历史尘埃掩埋。在发展与改革面临拐点的关键时刻,党中央看到了问题的所在,及时启动自我教育、自我净化、自我校正程序,十分及时、相当关键,体现了中央的政治眼光、群众情怀和忧患意识,为从严治党打下坚实的基础。


知道“依靠谁”,立决战决胜之志。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从严治党是人民的心声、心愿、心念,即“民心”所在。从严治党与赢得民心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从严治党的持续推进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另一方面,从严治党新风气建设下不断取得的成果,是赢得更多群众支持的基础与保证。要克服“雾里看花”和“水中望月”,就需要实实在在的实践与行动,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这一“最大的政治优势”。改革进入攻坚期,发展进入深水区,需要“啃硬骨头”、“涉险滩”。党中央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已经全面吹响,各级干部就是精准扶贫的“牛鼻子”。然而,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要坚决防止和纠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各行其是、阳奉阴违等行为,决不允许在执行中央扶贫攻坚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通过强化党纪教育,净化政治生态,结合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一系列活动,把党章党规党纪刻印在党员干部心上,既绷紧纪律这根弦,守住纪律这根红线,又自觉点燃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形成想作为、敢作为、善作为的良好风向。




分享给朋友:
0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原创|​ 形象化处理让标题独具一格 大作文
其实这篇文章的标题没什么好点评的,因为实在很棒,但为了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形象之美,我就分享一下个人心得。文章标题的拟法,是以“人的视角”,
原创|如何用数字让标题瞬间有逼格(二) 大作文
为官从政,要有诚心;推动发展,要有本事;履职尽责,要有担当;为人处事,要有境界。四个观点有大道理,但四个标题却很朴实,作者运用平实的语言,如朋友聊天一般,将要表达的观点、思想,润物无声地化及读者。
原创|遴选大作文三种模版应用心得 大作文
这篇文章比较突出的亮点:一是文章整体完整、有逻辑,主论点和分论点很明确,二是提出论点有依据有铺垫……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