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络 转载 2017年10月23日 14:34:52
公共空间,有话好好说

范文头图.png

在一个与陌生人频繁接触的社会,培养兼顾他人的公共空间意识,涵养自由与责任相平衡的表达伦理,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必须跨越的一道“现代化门槛” 


最近,网上流传一个段子,描述微信与微博的不同:微博大多是“敌人”,微信大多是朋友;微博大多表达矛盾,微信大多表达和谐;微博大多伤心,微信大多养心;微博是微苦的,微信是微甜的……

  

这种说法是否客观有待考证,但它展示的一些细节,人们也许并不陌生。究其原因,恐怕很大程度在于,微信上基本都是同事、朋友、同学等熟人间互动,而微博上大多是陌生人间的交流。相比于熟人社会的成熟礼仪, 我们还缺乏与陌生人交往的一套规则,还不太习惯在公共空间“好好说话”。从艺人扬言“炸建委”,到干部爆粗“人渣”;从“林妙可事件”殃及未成年人,到“艾滋女事件”侵害他人名誉权,从各种“站队式”对骂,到各种“武力式”威胁,微博不断展示的话语暴力,无不揭示了这一点。

  

如此对比,并非贬低微博的平台意义。事实上,相较于微信,微博更具有公共平台的特征。140个字“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微博让每一个“小我”都能发声、都被关注,也因此,一些公共表达的不足也更容易在微博上展现。当然话说回来,类似的情形又何止微博?君不见,在国外的地铁、餐厅里,中国游客的喧哗令当地人侧目而视,甚至让其他国家的游客避之不及;即便在国内,一些人在公共场所里的超大分贝,在陌生人面前的吐沫横飞,也并不鲜见。互联网将素不相识的彼此拉近,也将这种特点放到了最大。

  

对待陌生人的态度,最能体现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管是毫无意识,还是毫不在意;不管是擦肩而过,还是针锋相对,一些国人与陌生人交流中的无礼,在公共空间表达时的无忌,已经成为一块醒目的“文明伤疤”。尤其随着社会流动的加速、交往方式的多元,在一个与陌生人频繁接触的社会,培养兼顾他人的公共空间意识,涵养自由与责任相平衡的表达伦理,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必须跨越的一道“现代化门槛”。

  

不同于私人领域的交流,可以随心所欲;也不同于锁在抽屉里面的日记本,可以率性而为。在公共空间,有表达就有责任,有自由就有担当,有言论就有边界。如果只想着自己的表达自由,却不考虑他人的合法权益,甚至社会的公序良俗,这样的表达怎能促成共识?如果一方面喊着打倒一切、怀疑一切,另一方面喊着谁敢反对某个权威就打倒谁,这样的思维如何增进智识?如果一边高呼文明、法治,一边却藐视法律、动辄粗口,甚至以“和尚摸得、我摸不得”自我辩解,这样的态度岂会有人格魅力?

  

比自由更重要的,是宽容包容;比观点更重要的,是议事规则;比愤怒更有力的,是公共理性。与过去相比,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多地需要与陌生人打交道,也比任何时候有着更为广阔多元的公共表达平台。这样的平台,如果运用得好,就会成为珍贵的民主训练场;反之,如果只是被粗鄙表达占领,最后只能收获一地鸡毛。从这个角度看,强调公共空间的说话艺术,并不是限制表达权利,也不是泯灭说话个性,而是强调对“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担负一份责任,对损害他人权利、危害公共秩序存有一份敬畏。这种责任与敬畏,体现了尊重他人即尊重自己的公共意识,也彰显着“使所有人利益最大化”的公共理性。

       

2500多年前,先贤孔子就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说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价值,这肯定是重要一条。秉持这样的哲学去对待陌生人,在公共空间“有话好好说”,我们才能通过公共表达实现公共参与、达成社会共识,才能真正“不辜负这个时代”。



分享给朋友:
0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范文 | 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范文
推动文艺创新,“守正”为先,“开新”为要。中国文艺星汉灿烂,太多的传统精粹有待我们挖掘与阐发,太多的优秀传统有待我们庚续和发扬。创新不是全盘否定、推倒重来,恰恰相反,是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从文化源头重新出发,反本开新。原创是文艺发展的引擎,原创能力与水平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我们能不能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波澜壮阔的时代发展与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是文艺创新的源头活水;互联互通的网络与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为文艺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参赛 | 创业者心中的山(2016年浙江省申论下水作文) 范文
申论下水作文,一家之言,供公考生参考;如有不妥之处,请指正。
范文 | 遵从平等权利 善待生命 范文
人类缘何热衷于这样或者那样地虐待动物呢?原因有四:其一, 出于某种一时的喜好, 如大学生动物园内硫酸泼熊;其二, 出于经济利益, 如每年不计其数的象牙;其三, 出于卫生需要, 如狂犬病引发的“屠狗风波”;其四, 出于医疗的需要, 如熊胆。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