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络 转载 2017年10月30日 18:15:44
扩充自己的时政储备

学霸说头图.png


  失行测者失公考,得申论者得天下。申论科目对于笔试成绩的影响不言而喻;然而,很多考生谈“论”色变。答题不知从何处着手,分析问题片面感性,文章写作空洞无物等。


  细究起来,缺乏洞悉时政热点的能力,缺乏深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是重要原因。因此,广大考生要想使自己的答题水平有质的飞跃,申论科目考试的成绩有突破性的提高,除了掌握科学的作答方法与技巧之外,还要不间断的补充时政热点知识,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增强应考本领,真正体会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豪。我们建议考生可以从以下内容着手:


  公务员考试作为党和国家选拔人才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自然会和政府的日常工作紧密相连,这就要牵涉到政府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申论科目也因此而存在。其目的就是要测查考生是否具备机关工作能力,是否熟知党和政府最新的政策走向,是否了解社会中比较重大的社会事件、有影响力的社会现象,是否有自己深入的思考,能否据此向政府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因此,作为立志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考生们,要打有准备之仗。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广大考生要做大量基础性的工作,每天积累必要的写作素材:从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的评论员文章中累积一些分析问题的角度、方式、语言,不断修正自己平淡无奇、波澜不惊的用语风格,必要的时候可以背诵记忆;阅读领会一些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关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总体构想,努力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是非常好的分析问题的论据。同时,多关注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做一个关心经济社会发展“有心人”,并能在了解事件全貌的基础上,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并能提出一些有效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比如,关于社会心态的问题,考生要体会到乃至分析出此种问题产生的影响(危害)、原因,理性平和心态对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对于如何培育理性平和心态,能提出自己的建议。





分享给朋友:
1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原创|辣手摧花的园丁教你申论写作—段落布局结尾篇 学霸说
《千字文》里有句话说:“笃初诚美,慎终宜令。”启发我们做事情要善始善终,申论文章的写作也是如此。一篇好的文章,只有符合材料主旨的总论点开篇和论证严谨的分论点论述是不够的,同样应该有
申论学习,依然是简单粗暴直接 学霸说
大家好,前阵子花了点时间来写行测和面试,里面和大家分享一些我个人的申论复习经验心得和备考思路,有不少的小伙伴问我申论怎么复习,本来是不想写这一块,一来分数不算高,七十多分,二来申论版块也有各种各样的复习方法,尤其是花木体更是比较完备的一个体系,三来在我刚考完面试的时候也写了一个总结,里面也提到了申论怎么复习。后来想想,还是详细写一下吧,也算是自己公考经验的完结篇,去新岗位报到了就要忙另外的事了,另外呢我也看到很多的同学比较迷惑,总是原地踏步,甚至是准备了很长的时间,反而不如裸考,也想从个人的角度和理解帮他们指出一下申论备考误区,不要走弯路。好了,下面依然是没有煽情,没有苦B,没有吐槽,没有励志故事,没有心灵鸡汤,依然是让你简单粗暴简单直接地去复习申论,不走弯路,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   首先,同学们要明确,申论不是考你你的文笔,考你的文采,你写出来的文章不是要拿文学奖或是去参赛,更不是让你用一大堆华丽的词藻来堆砌你的文章,决定你的分数的是你写出来的东西,是不是符合题目的要求,是不是紧扣材料,是不是能解决实际问题,是不是有清晰的逻辑思维,所以广大理工科的同学要有信心,你们大大有机会考高分,而且我问过的几个申论考七八十分的考友,基本都是理工科的,包括和我考同岗位的一个准同事,他就是学金融的,平时就是跟数字打交道,他行测60,申论81。记住,申论所有的答案都可以从材料里提炼出来,你要做的就是整理归纳,让答案更有条理性,更全面,更有层次。好了,下面进入正题。   另外,很多同学可能也有同感,现在很多复习的方法都过于烦琐,一般人领会不了其中的决窍,或者都是把一些模式套路奉为不二法门,生搬硬套,又或者像现在流行的网上批阅系统,又过于麻烦,好不容易写完了,还要打字上交(也许有直接扫描或是照片的方式),一个不符合我们的阅读思考习惯,一个时间上更是耗费太多,对于像我这种白天上班,晚上只有两三个钟头时间复习的考生来说,实在是伤不起。这样导致了我们越学越没信心,越学越觉得没有头绪,出现越考越低的情况就不足为奇了。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申论怎么样复习才是简单高效,不走弯路的。
参赛 | 成就我作家身份的申论技巧 学霸说
自己在官文写作方面是颇有心得的,多篇文章发表或者转载在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甚至因此加入了作协。在我看了,申论的最大技巧是复制+翻译+嫁接+提升。复制原文关键字+翻译成自己的语言+嫁接身边的事例+提升到理论的高度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