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络 转载 2017年10月23日 16:32:13
从文化艺术全面回归百姓看文化共建共享

范文头图.png



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样,人民群众也是文化的创造者。一部群众文化的演进和提升史,就是全部文化的发展史。当下我们谈“文化强国”,就必须让文化的主体再次勃发文化的自觉与自信,负起应有的文化责任与担当。


以“文”化人,艺术“养”心,通过文化提升人的整体素质,通过艺术陶冶人的情操,让文化艺术全面的回归百姓,从而催生文化艺术的繁荣,是做好“文化民生”文章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的必须之路,更是实现“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文化艺术回归百姓,首在文化实现“共享”,让群众享受到基本的文化权益,让公共文化的温暖同等的普照广大的城乡居民。在此方面,烟台可圈可点。烟台培育打造了“烟台文化艺术节”、“烟台大剧院艺术殿堂”、“烟台市专业艺术院团演出季”等一批著名文化品牌,充分发挥其引领带动作用,做到“天天有展览,周周有演出,月月有主题,欢乐伴全年”。烟台大剧院为了更多的市民走进大剧院,市政府每年拨款1500万元进行补贴,推出“经济适用票”。并且,群众性文化活动依托基层文化阵地,全民参与,丰富多彩。每年达到7万多场的农村电影放映、组织“春暖万家——百团下乡”、“为农村(社区)群众免费送戏1万场”等活动。


文化艺术回归百姓,重在文化实现“共建”。有一种被历史证明的文化生产规律依然是今天文化生产的不变定律:群众根据生产生活所需创造出新的文化样式草本,专业人士在此进行精炼和升华,打造成一种文化精品或文化模式。“树高千尺根必深”,专业文化是站在群众文化肩膀之上。没有群众文化的营养供应,就不会有伟大的作品,更不会有广泛深刻的文化影响力。所以,文化艺术全面的回归百姓,关系着文化发展和文化传承。只有群众文化永远鲜活,文化才会生生不息、如泉自涌。烟台为从2008年开始实施民间文艺团队“孵化计划”,以烟台市群众艺术馆为孵化中心,以县市区文化馆、文化站、文化大院为基地,为民间文艺团队提供艺术培训、活动场地、灯光音响等服务,助力民间文艺团队创新发展。目前,全市能够组台演出或排演整台大戏的民间文艺团队达1000余支。这些群众文化力量的发展,为烟台的文化发展注足了充实的后劲。


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至高无上。群众文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文化艺术回归群众,才能更好的发展文化、创造文化。群众文化,为人民而坚守,也是坚守民族文化的未来。



分享给朋友:
0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范文 | 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范文
推动文艺创新,“守正”为先,“开新”为要。中国文艺星汉灿烂,太多的传统精粹有待我们挖掘与阐发,太多的优秀传统有待我们庚续和发扬。创新不是全盘否定、推倒重来,恰恰相反,是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从文化源头重新出发,反本开新。原创是文艺发展的引擎,原创能力与水平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我们能不能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波澜壮阔的时代发展与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是文艺创新的源头活水;互联互通的网络与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为文艺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参赛 | 创业者心中的山(2016年浙江省申论下水作文) 范文
申论下水作文,一家之言,供公考生参考;如有不妥之处,请指正。
范文 | 遵从平等权利 善待生命 范文
人类缘何热衷于这样或者那样地虐待动物呢?原因有四:其一, 出于某种一时的喜好, 如大学生动物园内硫酸泼熊;其二, 出于经济利益, 如每年不计其数的象牙;其三, 出于卫生需要, 如狂犬病引发的“屠狗风波”;其四, 出于医疗的需要, 如熊胆。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