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络 转载 2017年10月10日 10:21:06
申论对策题得分要诀

提出对策头图.png

     


      近年来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反培训之风愈刮愈烈,申论阅卷中反培训,去套路化趋势也日益明显,那么考生如何才能写出新意,展现自己特色的申论文章?


  考生在申论复习的过程中对于具体问题如何提出对策,首先需要做的是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原因是提出对策的前提,只有明确了原因才可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至于对策的数量,则根据原因的多少,复杂程度而定,并非越多越好。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第一,提出对策注重针对性的同时还要注意第一句话的概括性和抽象性。不能开头就进行详细的阐述,这容易给阅卷老师形成逻辑混乱的印象,也不利于阅卷老师在最短的时间内读懂你的思路。


  如,2010年11月12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赶赴河北受暴雪影响地区指导工作。他强调,要加强领导,科学组织,狠抓落实,做好应对暴雪的各项工作,实现保民生、保生产、保运输的目标。 他提出三项要求:


  第一,加强领导。有关地方和部门要高度重视,根据气象变化进一步完善应急方案。


  第二,科学组织。要做好气象预报,为应对恶劣天气提供依据。各部门要加强联系,相互配合,精心调度,特别是搞好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要环节的生产、运输和物资调度。


  第三,狠抓落实。有关地方和部门要紧急行动起来,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这其中逻辑就非常清晰,首先是总括性的要求,然后每条对策的开头一句话是高度概括,这种写作思路值得考生借鉴。


  第二,对策切忌成为空谈,抽象概括后一定要具体化,具有可行性,合理性,符合依法行政的原则。申论测查的是考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策主要测查的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考生提的对策决不能大而空。有的考生把自己背的一些十七大报告中的话往对策中堆砌,没有具体化,导致得分不理想。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十七大报告里所提出的对策是针对全国的问题,是带有指导性又比较宏观的,如果考生完全直接照搬到申论对策里是不合适的,必须加以演绎和展开。


  如,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做好强降雪防范应对工作。 通知说,当前,中国正处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也是电煤迎峰度冬以及防治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重要时期,做好强降雪防范应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把保民生、保运输、保生产放在突出位置,密切关注气象变化,相应完善、及时启动并组织实施应对预案,科学调度,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秩序,最大程度减少可能造成的损失。


  通知要求各地:


  ——确保城乡群众正常生活秩序。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保障暴风雨雪等灾害天气情况下群众的正常生活。要组织好粮油、肉、蛋、菜、奶等市场供应,保持价格基本稳定,满足市场需求。要切实保证居民的水、电、暖、气供应,做好各项应急准备。要排查房屋特别是中小学校、卫生院、敬老院房屋隐患,防止出现人身伤亡。旅游部门要加强对各旅游景点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卫生部门要组织做好医疗救助准备工作,满足群众就医需要。对生活发生困难的群众,要及时进行救助。


  ——努力保障交通运输安全畅通。公安、交通部门要加强对事故易发路段的巡逻,一旦发生雪情,采取科学疏导车辆、除雪除冰防滑等措施,全力保障高速公路、主要国道、省道的安全畅通。铁道部门要充分考虑雨雪天气对铁路运输的影响,加大运力配置,确保旅客及电煤等重要物资的运输。民航部门要针对暴风雪、大雾、霜冻对机场和飞行器可能造成的影响,组织制订和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及时除雪除冰,确保飞行安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协调配合,妥善安排好滞留旅客和司乘人员的吃饭、饮水、保暖、医疗等服务工作,切实维护良好的交通运输秩序。


  ——切实保证工农业生产正常运行。有关生产经营企业要认真做好暴雪可能造成的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应对工作准备,特别是要加强对电力、通信、供水、供热、供气等设施的安全检查,确保安全正常运行。要指导农民做好农林作物、牲畜的防寒防冻和冻后救助工作,尽快恢复受损的蔬菜大棚、禽畜栏舍等生产设施,努力保护生产能力,保障蔬菜及鲜活农副产品的供应。


  ——进一步加强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各级气象部门要做好暴风雪、强降温天气过程的监测、预报、预警工作,及时发布信息,搞好气象服务。这场暴雪过后,各有关地区和部门还要高度重视可能出现的低温冰冻以及大雾天气带来的危害,做好防范工作。


  通知强调,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及应急管理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值班工作,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随时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密切跟踪灾害发生过程,及时了解雪情雨情风情灾情,确保通信联络畅通;一旦出现灾情,要立即向有关地方政府和部门报告;涉及跨部门、跨行业领域的灾害过程,要主动互相通报情况。


  我们可以看到,这里面的每条对策都是具体化,可操作,可执行的。这里有一个最简单的检验标准:如果考生提的对策放到其他问题上也能适用,那基本上可以断定这些对策是套路,没有针对性了。


  第三,在文字表达上提对策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用拘泥于首先、其次、再次,第一、第二、第三。可以适当地使用排比句,每段的第一句话都是排比句式,能增加考生文章的可读性和气势。常用的排比方式有:…是…的关键;…是…的核心;…是…的基础;…是…前提等,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要具体演绎。


  例如考生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时,可以这样行文:


  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就必须加强安全生产制度的落实和监督。工作中,我们并不缺乏制度,但在不少地方,制度却成了一纸空文。制度写在了墙上,挂在了嘴上,却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制度一旦变成了装饰品,其作用就消失殆尽。制度源于实践,凝结着血的教训。因此,我们在忙于制定制度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制度的执行和监督。对那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人严加惩罚,使其付出沉重的代价。


  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就必须摆正人与发展的关系。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让人民共享。人民是发展的动力,造福人民更是发展的目的。发展需要速度,但人民更需要安全。企业的利润、领导的政绩等与人的生命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作为官员必须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为企业绝不能忽视安全,唯利是图,本末倒置。


  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就必须鞭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安全生产责任大如山,那种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无所作为的形式主义贻害无穷。政府是人民的“守夜人”,负责守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落实中央政令,各级主管部门应切实转变作风,抓工作不能停留在开会、发文件上,一定要敢抓敢管,抓实抓严,通过抓好落实,消除法律政令的“肠梗阻”现象,维护人民的利益、法律的尊严和政府的权威。


  最后,建议考生在掌握了以上提出对策的方法后,在成文时还应该注意对策之间排列的逻辑顺序。只有把对策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起来才可能成为一篇优秀的申论作文。常用的逻辑顺序有从内因到外因,从直接到间接,从根本到一般,这些需要考生多加体会和练习。



分享给朋友:
0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原创|86分申论之提出对策题两周提分技巧 提出对策
155分上岸公务员分享做题经验,行测申论答题技巧
提出对策题必备三计 提出对策
提出对策能力是申论考试考察重点之一,把握对策题的作答技巧,是申论考试取得理想成绩的关键。对策题的作答要求比较固定,申论对策题的作答要求一般表述为: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简练、措施得当、具有可操作性。观点明确是指措施表述准确;条理清晰是指答案结构合理;语言简练是指言语表述流畅;措施得当是指对策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是指对策具有可行性。通过对作答要求的分析,把握好重点与全面、直接与间接、虚与实三对关键词是答好对策题的必备三计。
对策题答题技巧 提出对策
 ”我们要采取切实措施,大力倡导和推动不同学科、不同学术思想、不同学派进行交流,更多地支持我国科学家参与全球化、区域性的大型国际研究计划,并且吸引外国科学家参加我国的一些基础研究项目,形成全面开放的格局。“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