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步知网 转载 2017年10月01日 22:47:04
片段阅读题要不要推断选项

4.gif

例:过去我们一直强调农村的公共事业由农民、农村集体组织自己办,国家的公共服务没有向农村倾斜。因此,城乡之间公共事业发展的差距非常大,突出的问题,一是基础设施缺乏,二是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近几年来,国家在农村实施“六小”工程,2004 年投入280 多亿元,其中包括一部分道路建设资金,农村基础设施的面貌确实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国家在农村教育和卫生方面的投入在不断增加,但是差距还是非常大。

 

这段文字主要是强调:

 

A.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差距大

 

B.“六小”工程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

 

C.国家投入重点应放在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上

 

D.农村公共事业仍需要国家加大投入

 

【解析】

 

答案选择D项,主要是尾句中提出,现在城乡间在公共事业发展方面的差距还是很大,所以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A项在强调差距大,是指出问题所在。B项说“六小”工程的成效,是在但是以前,非主要意思。主要是C项该如何排除呢?

 

这里就要先说下到底什么叫推断了。

 

在逻辑中,推断指由已知信息推出一个未知的结论的过程。在言语中,主要是有时作者的观点并未直接表述出来,需要结合题干做适当的推断。我们常会遇到题干在分析问题的情况,比如说某一问题产生的原因,或者问题的危害性很大。那么,作者仅仅是告诉我们那里存在着问题么?肯定不止于此,是希望通过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指出问题的危害程度很大,是希望能引起对该问题的重视;指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希望能针对原因找到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这也就是为什么要求选择对策项的原因。

 

这里就有个很关键的问题,我们要选择的对策项一定是针对具体问题而提出的对策,并不是随便一个推断都能叫对策的。所以,要确保对策提的对,提的好,必须要先分析出来问题到底出在那里。

 

再回到前边那道例题。意思是,过去城乡之间在公共事业上差距很大,近几年,国家实施了“六小工程”,也加大了投入,但是差距依然很大。那么,现在主要的问题就在于城乡差距大,之前的投入有了一定效果,但力度还是不够。问题出在哪弄清楚了,答案自然就是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

 

关于C项,“国家投入重点应放在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上”,这个对策是想解决什么问题呢?或者,如果想选择C,那么文段中要先说什么内容呢?就要说明,一是国家现在的投入重点不在农村,而在城市;二是,农村的公共事业是非常重要的,应该作为工作重心来对待。

 

片段阅读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这种结构很常见,文段的重点也往往落脚在解决问题的对策上,所以,对策项一般是要优先选择的。但是,一定要注意,分析一下,选项中的对策能否解决问题。我们要选择的一定是具体可行,有具有针对性的对策项。由于对策在文中可能不会提出,所以,此时要推一步。但是,如果选项中并没有可选的对策项,那么退而求其次,选择一个概括问题的选项,也是完全可以的。大家做题一定要灵活变通,推与不推要看具体题目,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的。




分享给朋友:
0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极易误用成语解读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言语理解题目中对考生成语的运用考查的非常多,本文搜罗了极易误用成语,并帮助考生进行解读和讲解,希望能对考生的行测考试分数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如何掌握言语意图
公务员考试有一种题型被称为意图判断题,此类题要求考生通过阅读一段文字把握作者说话的意图、目的。它和主旨概括题很相似,因此考生在做此种题型时很是头痛,考生需要理解其中的答题思路和考查的要义,从而能够在这一部分取得较好的成绩。
病句解析三步走
第一步:将句子的主干提取出来,句子的主干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先检查主谓宾搭配是否得当,有无成分残缺或多余。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