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络 转载 2017年10月15日 22:53:44
逻辑填空的句子成分搭配

逻辑推理头图.png


  既然是交流句子成分的搭配问题就必须先搞明白几个源头问题:汉语词性的分类、句子成分,以及句子的句法功能。首先句子的成分主要有以下几类: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其次,汉语的语词性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主要测查以下几类:名词、动词、代词、形容词、副词。那么哪些词能够充当这些成分呢?一般是这样的:

  (1)主语:名词、代词作主语

  (2)谓语:形容词、动词作谓语

  (3)宾语:名词、代词作宾语

  (4)定语:形容词作定语,修饰主语和宾语

  (5)状语:副词作状语,修饰谓语。

  为了方便记忆,考生可以记这么一句话,上下分别一一对应。

  (定)主[状]谓<补>(定)宾

  (可爱的)同学们[认真地]看专业课本。

  下面我们通过几道例题来具体运用一下。

  例1:

  从长远来看,要维持一个城市的活力和繁荣,就必须注重提高普通市民的生活质量,这最终决定了一个城市真正的____。普通市民生活的幸福感是其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幸福感不等同于经济发展的各项数据,而需要城市居民慢慢____。【2012-国考-42-改编】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品味 品味 B、品位 品位 C、品味 品位 D、品位 品味

  解析:品位是指物品质量、文艺作品所达到的水平,是个名词,常做主语、宾语、定语。品味是指尝试滋味,是个动词,做谓语。从句法成分分析,文段第一空缺宾语,因此该选名词性词语:品位;第二空缺谓语,因此该选动词性词语:品味。

  例2:

  当受众在正规渠道得不到想要的真相,人们就容易在自媒体形态中寻找答案。许多谣言能够广泛传播,甚至____地在网络媒体上____,真正的土壤不是新媒体的形态本身,而是传统媒体的____和不作为。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胫而走 散布 沉默 B、立竿见影 谋利 淡漠

  C、肆无忌惮 蔓延 衰落 D、轻而易举 牟利 失语

  解析:文段第一空“不胫而走”是个动词性成语,一般只做谓语,不作状语,排除A。立竿见影指马上见到效果,作谓语、宾语和定语,不能作状语,排除B。第三空的“衰落”既不符合传统媒体当下的发展实际,文段当中也没涉及。文段想表达的意思是:新媒体只是该引导舆论的时候没有发挥媒体该有的作用,这是一种缺位、失语。“失语”和“不作为”构成并举关系,符合文意,迅速锁定D项。

  诸如此类的例子不枚胜举,考生们也会发现利用句子成分搭配关系来解题是非常迅速的,有时候甚至不需要了解该词或成语的具体意思,凭语感判断出这个词的词性即可快速解题。当然,小编认为,这也要求考生在日常练题过程中,注重词语的词性分析积累,为即将来临的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分享给朋友:
0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原创|言语理解90%正确率的实用技巧 秒杀技
言语理解要搞就要搞个大的,正确率不在百分之九十怎么能算是成功?
原创|如何做好逻辑判断(二)—论证与反驳题目 秒杀技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三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破解思路。一、归纳结论型,这类题的解析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命题
原创|如何高正确率、快速搞定言语理解题型(下) 秒杀技
简单的说,言语理解部分的题干信息就是一句话一句话罗列起来的,同一个主旨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就是我们的言语题目。所以,我们要学会把握住关键的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