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业庭 转载 2017年10月15日 20:26:45
面试热点 | 振兴民族歌剧要有久久为功的耐力

社会头图(长).png

振兴民族歌剧要有久久为功的耐力

韩业庭

  歌剧是一门源于西方的舞台表演艺术,“五四”运动前后传入中国后,伴随着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进程,在中华大地生根、开花、结果,形成既不同于中国传统戏剧,又不同于西洋歌剧的中国新歌剧。《白毛女》《江姐》《原野》《刘胡兰》《洪湖赤卫队》等优秀作品曾把中国民族新歌剧的发展推向了高潮。

  近年来,歌剧处于不景气状态,中国民族歌剧也处于低潮,新作品少,优秀的作品更少,歌剧舞台上“洋腔洋调”成为时尚,民族味儿越来越淡。日前,文化部主持召开中国民族歌剧创作座谈会,同时启动了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这为中国民族歌剧的振兴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昭示了中国民族歌剧振兴的系统性和长期性。

  歌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是以音乐、戏剧为主,把音乐、戏剧、文学、表演、舞蹈等各种艺术融为一体的、独具一格的艺术形式。因此,歌剧的民族风格与特色首先体现在音乐上。《白毛女》音乐的民族风味很浓,这是大家公认的。它的音乐主要取材于故事发生地河北的民间音乐(地方戏曲与民歌)。另外,《刘胡兰》釆用的是山西梆子,《春雷》釆用湖南花鼓戏与民歌。这些作品的音乐不是一下子写就的,而是作曲家们经过深入采风、反复对比、艰难摸索才创作出的。

  表演方面,音乐学院刚毕业的学生擅长唱咏叹调,但大都不会表演,因为他们本就没有进行过训练,不像郭兰英等民族歌剧前辈那样,本身是戏曲演员出身,有着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此外,在剧本方面,当代歌剧作家与传统的戏曲作家相比,并不擅长写戏和安排戏剧冲突。很多歌剧,都是有“歌”没“剧”,有独唱、重唱,重唱中有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却没有戏剧跌宕。

  所以,要继承中国民族歌剧的创作传统、培育民族歌剧精品,当务之急是加强民族歌剧编、导、演、曲等各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让歌剧创作走上专业化道路。

  此外,中国民族歌剧一开始就是面向大众的。深入百姓中间,既能吸引众多粉丝,也能让其直接从群众中吸收营养,从而能够不断丰富和创新。刻意提升的演唱难度,高大上的演出场所,一路飙升的票价,未必能确立歌剧高雅艺术的形象,反而容易造成曲高和寡的现象。一门舞台艺术,一旦离开了观众,其生命力定不会长久。因此,振兴民族歌剧,除了要搞好创作,还要做好培养观众这项基础性工作。



分享给朋友:
1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热点积累:“吃亏就是占便宜”的毕业寄语该说与谁听 社会
5日,北京大学2017年本科生毕业典礼在该校邱德拔体育馆举行,3000余名北大本科生正式毕业,走出校园开启新征程。北大校长林建华在毕业典礼上致辞,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寄语毕业生“吃亏就是占便宜”,希望同学们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坚守原则和底线,保持温和平静与积极乐观的心态。
2017国考面试热点:朋友圈里的“网络投票” 社会
【热点背景】 “我朋友入围十大法官评选,烦请帮忙投上一票。”“我女儿幼儿园绘画作品评选,请您为X号XXX小朋友投上宝贵一票。”近年来,网络投票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QQ群逐渐流行起来,各类“排名”“作品展示”“XX票选”等网络投票活动,将“朋友圈”变成了“拉票圈”。更有甚者,有的人在拉票前,还会提前发个红包,作为投票的“回馈”。
面试热点 | 解决大班额前提是办好农村教育 社会
目前,我国一些地区通过提升农村学校质量,有效化解了县城学校的大班额问题。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