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海峰 转载 2017年10月01日 16:53:39
写好公文与炒好菜都需要的几条素质

6362529085850559949234833.png




写好公文与炒好菜都需要的几条素质


在机关工作了多年,接触的不少同志把公文写作视为畏途,不知从哪里下手,一些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也常常不得要领。其实,公文写作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难。我们居家过日子都要炒菜做饭,我体会,写公文与做菜就有许多相通之处。


第一,要有食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原料越丰富,做菜的选择性就越大。厨房里一片菜叶也没有,是不可能做出精美菜肴的。写公文也得有素材,而且占有的素材越多,写作的空间越大。脑子里空空如也,什么资料也没收集,什么情况也不了解,是不可能写出好文章的。


所以,要想做出好菜,就得常跑菜市场,精选各类食材、调料。要想写出好文章,就得勤于积累,占有大量素材,不论是读书看报,还是开会调研,甚至是谈话聊天,都要做有心人,对那些有可能用得上的材料,多留意、多保存、多记录,不断充实自己。这样,一旦接到写作任务,笔下才能有可点之“兵”。


第二,要按食谱。炒菜时,先放什么、后放什么,什么时候火大、什么时候火小,什么时候放什么调料,都要有一番设计。而且越是大菜,设计就越精巧、复杂、严密,操作程序、火候更要讲究。做菜都要有这么一个“谱”,没谱准乱套。即使是新菜式,也需要动一番脑筋,精心设计。


同样,写文章也需要事先构思,说什么、不说什么,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什么事说到什么程度,用什么口气说,都要事先想明白。没有构思或构思不清楚的文章,写出来肯定是“一锅粥”,让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岂不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机关很多公文有固定的体例,可以照猫画虎、照方抓药,好比按“谱”炒菜;也有很多公文无先例可循,那就需要一番深入的思考,形成一个思路,再按照这个思路去组织素材,去“炒菜”。


第三,要看对象。宴请的是老人,菜式就要酥软、热乎、好消化;宴请的是小伙子,就可以弄点“硬菜”解解馋;宴请的是女士,那一定是减肥降脂、美容养颜的菜品受欢迎。写文章也是要看对象的。


受众是上级,是同级机关,还是群众,或是某个特定群体,文章的口吻、角度、内容都要有所区别,体现出鲜明的针对性。对上级要言简意赅、真实严谨,不再讲那些“大道理”;对同级机关要尊重、客气,以协商的口吻说话;对群众则要亲切、朴实,多讲“大实话”、老百姓听得懂的话。


第四,要讲时令。季节不同,菜式搭配也应不同。比如,三伏天来个凉皮、拍黄瓜,外加一瓶冰镇啤酒肯定特别惬意;数九隆冬弄个火锅,再来二两烧酒,那叫一个美。


再看写文章,也是要看时机和环境的,年初动员部署和年终总结评比的文风是不能一样的;表彰奖励和通报批评所用的风格也必须有所区别。节庆场合语言要热烈喜庆;慰问场合说话要真心实意。此外,一道菜总有一两个操作环节或一两味调料很关键,有时一勺醋下去,就会满口生鲜。一篇文章也总会因一两句取舍或者几处生花妙笔,使得全文如点睛之龙,活了起来。


而最关键的一点,要成为一个好厨师,路子只有一条,就是多下厨房。同样,要想写好公文,也没有捷径,必须不怕吃苦,多爬格子,有一种“为求一字真、耐得半宿寒”的精神。只有曲不离口、拳不离手,方能熟能生巧,日久见真功。

 

(作者单位:河北石家庄市委研究室)

 





分享给朋友:
0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公文写作】重要公文起草技巧规律(1):布局 公文技巧
多年起草文件、讲话等公文,有了一些感悟和体会。重要公文怎么起草?起草过程中有什么带规律性的东西?这里,跟大家谈一谈重要公文写作的几个问题。 布局 布局有四种: 一是纵向布局。
申论写作技巧:公文如何用序号表示结构层次 公文技巧
根据2000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及2012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中的相关规定,公文写作中的结构层次序数依次以第一层“一、”,第二层“(一)”,第三层“1.”,第四层“(1)”来标注。其中“一、”被称为一级序号,“(一)”为二级序号,“1.”为三级序号,“(1)”为四级序号。其他的序号,如1)、a.、a)都不在正规公文中使用。若有更小的层次,可以用①、②、③来进行标注,但由于人文类文稿的写作一般不超过四个层次,所以这种标注方式并不常见,也未在国务院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要求中出现。
小技巧丨让你的公文眼前一亮 公文技巧
观点一:靠人先得靠己 问题现象:不少菜鸟,初入文字岗位,领导一交待写作任务便六神无主、手足无措,病急了乱投医,便想着法子混入各大Q群、论坛,跪求大神指导、修改或代写。想想?在材料中鏖战的大神们自顾不暇,还能有时间为你捉笔代劳?能得到只言片语建议就不错。有幸得到大神耐心指点的,属中彩机率,可遇不可求。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