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络 转载 2017年10月01日 16:56:16
依法治国,让政务公开成为常态

范文头图.png



依法治国,让政务公开成为常态


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的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仿佛是一扇窗户,甚至是一扇门扉,以长期敞开的姿态,张开真诚的双臂,打开豁达的胸怀,迎接风、迎接雨,迎接阳光,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注入最为鲜活的动力。


当政务公开成为常态,群众看到的是政府的真实。法治政府的建设意味着一切工作必须依法行政。而政务公开的常态,就是在法治的阳光照射下,用真实的图片、视频、文字与数据,折射出最为光辉的政府形象。台湾有名作家叫罗兰的说,真实的东西,才是最美的。它不会使人失望,叫人对未来充满信心。政务公开就是政府给予群众的真实,让群众从真实的政务公开中看到希望,树立信心,匡正心态,凝聚力量。同时也在其中,用群众固有的雪亮的眼睛,找寻纰漏与瑕疵,提出意见和建议,给予最有诚意的监督,推进政府工作更高效、更有力的开展。


当政务公开成为常态,群众看到的是政府的诚信。一个守法诚信的政府,给予群众更多的是无比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商鞅“立木为信”,最后变法成功,使秦国逐渐变强,最终统一了中国。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周幽却上演“烽火戏诸侯”闹剧,最终丢失江山。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这两个故事,无疑告诉了诚信的重要性。政务公开的常态,就是政府诚信的基石。只要长期坚持,用长效机制巩固政务公开成果,政务公开就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群众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感受到法治政府诚信的力量。


当政务公开成为常态,群众看到的是政府的责任。建设好法治政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要有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政务公开的内容大多是各级干部在依法行政中的过程展示,是公权力运用的明细账单,只有挑起责任重担,才会亮出自我,接受监督。


挪威剧作家易卜生说,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建设法治政府就是伟大的事业,如果没有饱含热情的责任感,就不能成就其伟大。政务公开作为一个群众了解政府是否作为的载体,以政府网站,公开栏等形式出现,就必须成为常态,实时更新,不当摆设。不要像一些网友调侃一些长久不更新的政府网站,是“信息时代的一场秀”;是“应付检查的装饰品”;是唱的一出忽悠百姓的“空城计”。只要政府担起责任,组织好政务公开,群众自然就会真心点赞,成为常态的政务公开,就是联系群众一条纽带,在群众的推动下,各级政府将沿着法治的轨道开展工作,为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而不懈努力。



分享给朋友:
0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范文 | 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范文
推动文艺创新,“守正”为先,“开新”为要。中国文艺星汉灿烂,太多的传统精粹有待我们挖掘与阐发,太多的优秀传统有待我们庚续和发扬。创新不是全盘否定、推倒重来,恰恰相反,是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从文化源头重新出发,反本开新。原创是文艺发展的引擎,原创能力与水平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我们能不能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波澜壮阔的时代发展与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是文艺创新的源头活水;互联互通的网络与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为文艺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参赛 | 创业者心中的山(2016年浙江省申论下水作文) 范文
申论下水作文,一家之言,供公考生参考;如有不妥之处,请指正。
范文 | 遵从平等权利 善待生命 范文
人类缘何热衷于这样或者那样地虐待动物呢?原因有四:其一, 出于某种一时的喜好, 如大学生动物园内硫酸泼熊;其二, 出于经济利益, 如每年不计其数的象牙;其三, 出于卫生需要, 如狂犬病引发的“屠狗风波”;其四, 出于医疗的需要, 如熊胆。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