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文写作之家 转载 2017年10月17日 15:06:31
领导讲话的十六类经典标题

6362529085850559949234833.png




领导讲话的十六类经典标题


一直以来从事公文写作,也算是积累了一些心得。评判一篇公文的优劣,当然要看其内容,但是,有时候形式很很重要。公文标题就是公文形式的重要方面,好的标题,能够让公文锦上添花,增添魅力。


公文的标题,以工整对称、结构统一、言简意赅、概括准确、中心突出、特色鲜明、易读好记、琅琅上口为佳。


例一:

一、常思发展之策,坚持干事创业;


二、常怀学习之心,坚持修身求知;


三、常存律己之念,坚持拒腐防变。


评点:这个标题的亮点在于结构统一,不但字数一致,而且用了三个相同的词,分别为“常”、“坚持”、“之”,另外,“干事创业、修身求知、拒腐防变”都是并列的动宾结构。


例二:

一、虚心学习,以识修身;


二、专心工作,以勤补拙;


三、真心待人,以和行政;


四、公心处事,以廉律己。


评点:这个标题的亮点在于结构统一,同异结合。既有相同的词组,也有不同的词组。使用了四个包含“心”的词组,用了四个“以”,也用了“识、勤、和、廉”四个不同的字,还用了“修身、补拙、待人、律己”四个文字不同但结构相同的词。


例三:

一、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从组织上保障文明;


二、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从取向上体现文明;


三、不断繁荣特色文化,从品位上塑造文明;


四、不断提高市民素质,从内涵上展示文明。


评点:亮点同上。


例四:

一是塑造干净干事的形象;


二是塑造亲民爱民的形象;


三是塑造公道正派的形象。


评点:亮点在于“同”,结构相同、词组相同。


例五:

一是真抓;


二是亲抓;


三是巧抓;


四是敢抓。


评点:亮点在于同异结合,用“真、亲、巧、敢”形容“抓”的四种情形。


例六:

一、要求很高,但认识要更高;


二、压力很大,但决心要更大;


三、困难很多,但方法要更多。


评点:亮点在于转折与递进相结合的结构,“但”体现转折,“更”体现递进。


例七:

一要做到责任共担;


二要做到目标共进;


三要做到审批共议;


四要做到信息共享。


评点:亮点在于四个与“共”字组成的词组。


例八:

一是听民声、解民怨;


二是谋民利、纾民困;


三是察民情、暖民心。


评点:亮点在于八个与“民”字组成的词组。


例九:

一是尽职尽责保稳定,


二是一心一意促发展,


三是再接再厉强管理。


评点:亮点在于“尽职尽责、一心一意、再接再厉”三个结构一致的成语。


例十:

一是强化监督。


二是细化要求。


三是量化考核。


四是优化服务。


评点:亮点在于四个“化”。


例十一:

一是抓好舆论宣传,造大声势。


二是抓好典型宣传,求大推动。


三是抓好群众宣传,促大参与。


评点:亮点在于三个“大”以及与“大”的不同组合。


例十二:

全方位组织。


全覆盖宣传。


全身心服务。


评点:亮点在于三个“全”以及与“全”的不同组合。


例十三:

用定位找准坐标点;


用规划强化着力点;


用创新营造闪光点。


评点:亮点在于“坐标点、着力点、闪光点”三个词。


例十四:

一要常打思想“免疫针”;


二要构筑制度“防火墙”;


三要强化监督“紧箍咒”;


四要重用法典“杀手锏”。


评点:结构统一,而且使用了知名度高又表意准确的四个词语:免疫针、防火墙、紧箍咒、杀手锏。


例十五:

回顾过去,既有成绩,也有问题;


立足当前,虽有压力,却有机遇;


展望未来,很有动力,更有信心。


评点:结构统一,使用了六个“有”,还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转折或递进的关系。


例十六:

乐于多作贡献;


善于分工合作;


敢于坚持原则;


富于创新精神。


评点:亮点在于四个“于”。


上述本精妙的标题,它们所用的词语都很普通和大众化,是一些使用频率很高的词语,单个拿出来看,可能并无特别之处,并不能吸引眼球,但是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显示出了非凡的文字功力。


好的公文标题,应该不着痕迹,顺其自然,一气呵成,在有意无意之间显露深厚功底,不刻意突出,却又能让人会心一笑,恍然大悟,拍案叫绝。



分享给朋友:
0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公文写作】重要公文起草技巧规律(1):布局 公文技巧
多年起草文件、讲话等公文,有了一些感悟和体会。重要公文怎么起草?起草过程中有什么带规律性的东西?这里,跟大家谈一谈重要公文写作的几个问题。 布局 布局有四种: 一是纵向布局。
申论写作技巧:公文如何用序号表示结构层次 公文技巧
根据2000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及2012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中的相关规定,公文写作中的结构层次序数依次以第一层“一、”,第二层“(一)”,第三层“1.”,第四层“(1)”来标注。其中“一、”被称为一级序号,“(一)”为二级序号,“1.”为三级序号,“(1)”为四级序号。其他的序号,如1)、a.、a)都不在正规公文中使用。若有更小的层次,可以用①、②、③来进行标注,但由于人文类文稿的写作一般不超过四个层次,所以这种标注方式并不常见,也未在国务院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要求中出现。
小技巧丨让你的公文眼前一亮 公文技巧
观点一:靠人先得靠己 问题现象:不少菜鸟,初入文字岗位,领导一交待写作任务便六神无主、手足无措,病急了乱投医,便想着法子混入各大Q群、论坛,跪求大神指导、修改或代写。想想?在材料中鏖战的大神们自顾不暇,还能有时间为你捉笔代劳?能得到只言片语建议就不错。有幸得到大神耐心指点的,属中彩机率,可遇不可求。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