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络 转载 2017年10月15日 23:11:41
把握核心思想 秒解年龄问题

数量关系头图png.png


  一、年龄问题的两个核心

  1.每个人过N年,都长N岁(年龄均为整数);

  2.两人年龄差不变。

  二、基本题型

  1.父子二人,已知10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10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2倍。那么儿子出生时,父子的年龄是( )

  A.20 B.25 C.30 D.33

  【答案】C

  【解析】对于年龄问题,我们首先考虑整除加代入排除法。根据题目“10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可知当时父亲的年龄比儿子多三倍,即两者的年龄差为3的倍数,排除A、B。代入C,10年前父亲的年龄为40岁,儿子的年龄为10岁。那么现在父亲的年龄为50岁,儿子的年龄为20岁,10年后父亲的年龄为60岁,儿子的年龄为30岁。满足题意,故选C。

  2.甲、乙、丙三人在2008年的年龄(周岁)之和为60岁,2010年甲是丙年龄的两倍,2011年乙是丙年龄的两倍,问甲是哪年生的?

  A.1988 B.1986 C.1984 D.1982

  【答案】C

  【解析】由甲、乙、丙三人在2008年的年龄之和为60岁可得,2011年甲、乙、丙三人在2011年的年龄之和为69岁。而此时乙是丙年龄的两倍,即乙和丙年龄之和是3的倍数。由上可得,2011年甲的年龄也是3的倍数。代入可得,仅当甲是1984年出生时,满足题意。

  3.甲对乙说:当我像你一样大时,你才4岁。乙对甲说:当我像你一样大时你将有67岁。甲现在是( )。

  A.45岁 B.46岁  C.47岁 D.48岁

  【答案】B

  【解析】这道题目的核心就是两人年龄差不变。采用平均分段法,假设甲、乙现在分别为X、Y岁,根据年龄差不变可知,67、X、Y、4应该构成一个等差数列,公差就是两人的年龄差,那么67与4之间被平均分成了三段,每段长为21,可知甲、乙分别是46岁和25岁,故选B。

  三、总结

  在年龄问题当中,上面所提到的三种题型是必须熟悉掌握的,尤其是求解年龄问题的两个核心思想,必须融会贯通。只有真正掌握这些核心,才能在考试中提高做题速度及正确率。




分享给朋友:
0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钟表问题常考题 数量关系
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中数学运算部分有一种特殊的题型“钟表问题”,大家常常戏称多带两只手表进考场,拨动手表做题。有做题经验的同学都知道这只是一句玩笑话,此类题型必须通过数学模型来求解,如何求解能做到化繁为简呢?
比较构造法解数学运算 数量关系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中,数学运算往往是备考者们最不愿意触碰的一座大山:自习的时候学不懂、解题的时候做不出,考试的时候就放弃。事实上,只要方法选对了,数学运算也是可以秒杀的。
时间规划问题解析 数量关系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中,时间规划问题是统筹问题中的一类常见问题,此类题型会在题目中会给出一些工序及各自所需时间,需要经过合理的统筹规划,求出总的最短时间。步知网在此将此类题型进行全面讲解。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