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务员考试行测申论笔记 转载 2017年10月03日 10:48:40
国家公务员申论写作主题趋势

应用写作头图.png

     


2017国考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大家已经投入到备考之中了吧,以“往年真题”为鉴,可以知国考发展趋势,根据历年申论考试真题,把申论考查主题分为五类:政治主题、经济主题、社会主题、文化主题、生态主题。以下将针对政治类主题为考生进行具体分析。




政治类主题




近年来,国考、省考的申论命题越来越贴近现实问题、热点问题,其中政治类主题与政府工作关系联系得最直接、最密切,是申论考试各类题材中出现频率较高、考查力度较大的热门题材,虽然在国考中单独考查相对较少,但在省考中却较为常见。政治主题又多与社会主题相关联,除考查考生对政治热点的敏感及熟悉程度外,更对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所侧重。


2007—2016年政治类真题统计表


序号年份省别主题
12016宁夏(B)乡镇干部队伍建设
22016黑龙江(县乡)化解农村纠纷
32016上海A市场监管
42016国家(市级)好政策
52015广东(一)农村基层治理
62015广东(二)守纪律讲规矩
72015江苏惠民政策和百姓民生
82015上海(A)创新社会治理
92014深圳法治思维
102014上海(A)政府职能转变
112013陕西“三公”经费公开
122013上海(A)强化公务员责任意识
132013上海(B)推进公共政策科学化
142013广东(三)创新社会管理
152013河北转变政府职能,关注民心工程
162012天津推动社会诚信建设,促进公民权利意识觉醒
172012上海(A)创新社会管理
182012安徽(A)党风建设与党群关系
192011上海(A)坚持廉政勤政
202011吉林(乙)发挥社区居委会作用
212010上海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
222010吉林建设学习型政党
232009吉林政府政策制定
242009山东处理群体事件等复杂问题
252009(春)重庆瓮安“6.28”事件
262009(春)福建政府与媒体关系
272009云南车牌申领方式改革
282008云南行政伦理建设
292008吉林(甲)转变政府职能
302008江西公务员职务犯罪
312008上海政府绩效评估
322008河南(法院、检察院系统)政府维护社会公平
332007北京(应届)听证会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342007上海公务员精神的价值取向
352007吉林(乙)调解员制度


通过对2007—2016年国家及地方各省市(自治区)申论真题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2007年,有3个地方(包括国家)选取政治热点进行命题;2008年,5个;2009年,5个;2010年,2个(截止9月13号);2011年,2个;2012年,3个;2013年,4个(上海2套);2014年,2个;2015年,3个(广东2套);2016年,4个。


教育专家分析,近年政治类题材的申论命题趋势有以下特点:


一是大部分题材只限于政治领域,与其他题材交叉命题较少,如化解农村纠纷、农村基层治理、政府职能转变、强化公务员责任意识、推动公共政策科学化等。


二是表面考经济、社会民生问题,实质侧重考查政治观点和政治理论,政治题材的隐蔽性加深。考生仍然需要一切从政治角度着眼,站在政府的立场思考问题,才能不为题材的伪装所惑。


三是回避敏感问题和重大时政题材,呈现一定的脱敏性和滞后性。重大敏感事件、中央尚无明确结论的事件和问题,一般不会在当年考题中出现;只有已经得到解决的问题,或针对类似事件中央出台了新政策、地方取得了新经验,或推出的改革新政(如简政放权),才能作为考试的命题。如瓮安事件得到了妥善解决,并为类似群体事件的处置提供了经验教训,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才会被作为正面典型和反面教训分别列入2009山东省直、2009重庆申论的考试题材。




经济类主题




近几年的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经济类问题是申论的常见主题,地方申论考试都会有一部分经济内容的题材。这些经济内容大都与政府职能密切相关、与民生需求紧密相连、与生态建设交叉融合,很少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大多是复合型问题,体现出经济与政治、民生、生态交叉命题的态势。


较强的复合性是申论经济类试题的显著特点,因此,凡是与宏观经济有关的重大问题,尤其是与政府履行职能、保障民生、保护生态相交叉、相重合的问题,考生都应加以重视,并放宽视野,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多维角度去思考。


2007—2016年经济类真题统计表 


序号年份省别主题
12016山东(B类)互联网+
22016广东(二)创新能力与创新发展
32015年下半年重庆互联网+农业
42015山东(B类)创新驱动发展
52015河北创意农业
62014年
下半年
重庆智慧城市与信息安全
72014浙江(A类、B类)消费
82014山东(B类)提高专利转化率,促进自主创新
92013云南、安徽(A、B)、宁夏、湖南、重庆(上半年)、福建、海南、湖北、广西、贵州、辽宁、内蒙古新时代工人力量
102013河南三农问题
112013广东(一)三农问题
122012北京转变发展方式
132012广东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142011河北对口援建
152011安徽(B)乡村旅游
162010重庆、辽宁、海南、内蒙古、
陕西、天津、云南、湖南、
宁夏、江苏、广西、西藏、山东
水资源与水价调整
172010黑龙江水价上涨
182010安徽“零团费”问题
192010江西红色旅游
202009国家粮食安全和产业升级
212009河北抗击旱灾和农田水利建设
222009广东地铁建设中如何避免地陷
232009贵州豆腐渣工程
242009江苏四万亿刺激经济发展
252009湖南个税体制改革
262009浙江金融危机下如何转“危”为“机”
272009青海旅游业发展
282009河南“活拔绒”事件
292009福建、辽宁、海南、重庆市土地经营权流转
302008江苏“中国制造”创新能力建设
312008辽宁地方政府招商引资
322008下半年深圳房地产市场
332008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42008北京行业协会自律问题
352008湖北(A卷)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劳资问题
362007国家土地征用制度
372007甘肃行业垄断改革
382007山西经济、环境、文化协调发展
392007下半年广州公共交通改革
402007四川电动自行车问题


通过对2007-2016年国家、地方各省市(自治区)申论真题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2007年,有5个地方(包括国家)选取经济类的热点进行命题;2008年,6个;2009年,13个;2010年16个(截止9月13号);2011年,2个;2012年,2个;2013年,14个(安徽2套);2014年,4个(浙江2套);2015年,3个;2016年,2个。


从统计数据来看,2007-2016年国家和各省市(自治区)公务员考试经济类主题的题目数量是“增加―递减―再增加―再递减”的。2013年413多省考试考查的“新时代工人力量”,将经济与社会主题结合进行考查;2014年412多省考试考查的“文化输出”,将文化与经济结合进行考查。可见,经济类主题与其他领域主题复合考查是未来的趋势。


教育专家认为,从经济类真题的统计表中,可以发现经济类材料的命题具有两方面特点:


一是命题广泛。题目涉及我国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


二是命题时效性较强。通过材料主题不难看出,很多真题考查的都是近年的经济热点,如互联网+、创新驱动发展等。


供给侧改革、品质革命、万众创新等主题在国家和一些地区的考试中还尚未出现过,但这些都是时下社会关注的热点经济问题,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加强重视,未来申论考试,从这些角度进行命题的几率很大。




社会类主题




近年来,国家、地方各省市(自治区)的申论命题越来越贴近现实生活,关注社会民生问题,而且更加侧重对考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社会主题已然成为申论最重要的命题领域,未来命题将延续这一趋势。加大对社会问题的考查力度,体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对社会民生问题的重视。


2007-2016年社会类真题统计表


序号年份省别主题
12016江苏(A、B、C)家风涵养社风
22016深圳(A、B类)建设国际化城市
32016山东(A类)建设规范网络环境
42016山东(C类)极简主义
52016423公务员考试大众创业
62016广东(一)扶贫
72016北京劳动教育
82016国家(省级)国民素质与大国意识
92015下半年吉林(甲)社会工作
102015上半年吉林(甲)街头艺人管理
112015上半年吉林(乙)公共安全
122015山东(C类)坚守理想,奉献青春
132015山东(A类)农村法治
142015425公务员考试创新——打破惯性思维
152014青海教育公平
162014江苏家庭幸福
172014国家(省级)社会心理问题
182014国家(市级)社会心态
192014新疆大学生就业
202014山东(A类)治理航班延误
212014黑龙江未成年人保护
222014上海(B)新型城镇化
232014吉林(乙)教育减负
242013天津推动社会信任建设
252013北京科学管理与文明出行
262013吉林(甲)全民健身
272013吉林(乙)防灾减灾
282013江西流动人口科学管理
292012国家(省级)社会道德问题
302012国家(市级)公共安全问题
312012贵州城市规划
322012上海(B)正确对待财富
332012河北公民道德建设
342012吉林(乙)带薪休假
352012安徽(B)微公益与学雷锋
362012云南、宁夏、湖南、重庆(上半年)、福建(春)、海南、湖北、广西、陕西、辽宁动物保护
372011国家(市级)农村地区教育和文化问题
382011内蒙古扶贫工作
392011上海(B)发展志愿服务
402011广东职业病防治
412011宁夏、海南老龄化社会
422011江西、云南、湖南、重庆(上半年)、福建(春)、湖北、广西、贵州、天津、陕西、辽宁全国人口普查
432010上半年北京全民健身
442010广东民工荒、民工权益维护
452009黑龙江城市道路规划
462009上海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
472009江西金融危机下改善民生
482009广西公共服务
492009甘肃农民工进城务工
502009(春)内蒙古大学生村官
512009安徽城市管理与摊贩的矛盾
522009下半年北京醉酒驾驶
532009四川大学生就业
542008黑龙江“群租”现象
552008湖南农民工的社会保障
562008吉林(乙)社会养老
572008广东社会救助
582008天津公共安全
592008重庆社会养老
602007北京(社会在职)城市摊贩管理
612007安徽辅导培训
622007云南社会监管体系
632007江苏社会救助
642007天津(上半年)“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
652007黑龙江(B卷)维护外来务工人员权益
662007内蒙古大学生就业问题
672007山东网络募捐
682007广西公共安全
692007湖北食品安全问题
702007湖南烟花爆竹“禁改限”


通过对2007-2016年国家、地方各省市(自治区)申论真题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2007年,有11个地方(包括国家)选取社会上的热点进行命题;2008年,6个;2009年,9个;2010年,2个;2011年,17个;2012年,16个(国家2套);2013年,4个(吉林2套);2014年,8个(国家2套);2015,3个(吉林3套,山东2套,以及多省公务员考试);2016,7个(江苏3套,山东2套,深圳2套,以及多省公务员考试)。


专家分析,从统计数据来看,近年来国家、地方申论考查的重点依旧是社会类问题,涉及的范围有家风建设、大众创业、扶贫、社会心态、城镇化、公共安全等领域,考查面广,主题繁多,题材新颖,紧贴社会热点、焦点,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衔接、息息相关。


个人信息安全、医养结合、教育改革等主题在一些地区的考试中还尚未出现过,但这些都是时下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们要引起重视,未来申论考试,从这些角度进行命题的几率很大。




文化类主题




文化类主题与政府工作的关系适中,话题敏感色彩较淡,具有成为申论选材、命题的先天性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发展,国家、地方公务员考试都加大了对文化主题的考查力度。因此,文化领域里诸如公共文化服务、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全民阅读等主题仍然是考生需要关注的对象,不容忽视。


2007-2016年文化类真题统计表


序号年份省别主题
12016上海B抗战精神
22015下半年吉林(乙)传统媒体发展与转型
32015山西、四川上半年公共文化服务
42015深圳(A、B)创新型国家建设
52015天津涵养公共意识
62015上海(B)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72015北京科学素质
82015国家(省级、市级)科技创新
92014天津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
102014河北文化与城市建设
112014吉林(甲)文化自尊与文化自信
122014江西、云南、安徽(A、B)、宁夏(A、B)、湖南、重庆(上半年)、福建、海南、湖北、广西、贵州、陕西、辽宁、内蒙古文化输出
132013国家(省级)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弘扬
142013国家(市级)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繁荣发展
152012吉林(甲)传统节日文化重建
162012重庆(下半年)、福建(秋)文化交流与传播
172012江西江西文化产业发展
182011北京城市规划
192011吉林(甲)城市规划与居民幸福指数
202011重庆(下半年)、福建(秋)、科学精神与科学素养
212011安徽(A)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222010福建文化创意产业
232010江西红色旅游文化
242010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52009陕西、湖北、天津网络文明建设
262009上半年北京国民文明素质提高
272009年山西阅读文化经典
282008安徽手机短信文化建设
292008山东感恩意识
302007浙江文化发展问题
312007上半年广东农村文化建设



通过对2007-2016年国家、地方各省市(自治区)申论真题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2007年,有2个地方(包括国家)选取文化领域的热点命题;2008年,2个;2009年,5个;2010年,3个;2011年,5个;2012年,4个;2013年,1个(国家2套);2014年,19个(安徽、宁夏各2套);2015年,8个(国家2套,深圳2套);2016年,1个。


从统计数据来看,近年来国家、地方申论考查的文化类问题涉猎的领域也比较广泛,有抗战精神、科技创新、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输出、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弘扬、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繁荣发展等,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这些文化类申论题材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特点:


一是与其他领域主题结合起来进行考查。如2015年国家的两套考查的“科技创新”,将文化和经济结合进行考查;2015年天津考查的“涵养公共意识”,将文化与社会结合进行考查;2014年412多省考试考查的“文化输出”,将文化与经济结合进行考查;2014年河北考查的“文化与城市建设”,将文化与社会结合进行考查;2014年天津考查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将文化与生态、经济结合进行考查。复合主题让材料来源从单一走向多元,加大了考试难度。考生在备考时,要将文化与其他领域结合进行思考,多方面着手。


二是主题不重复,考过的一般不会再考。根据这一特点,考生备考时可以适当选择没有考过的文化主题进行重点备考。




生态类主题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其中最显著的亮点有两个:一是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二是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从长远来看,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生态主题将是公考申论命题的“潜力股”。


申论命题是理论研究和社会生活实践的反映,对生态类主题的考查,必然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按照新形势、新情况、新政策,解决新问题,完成新任务,从理念到制度,从生产到消费,从资源环境的保护到经济社会的转型,不同时期、针对不同问题会有不同的切入点和侧重点,视野将会异常宽广,角度将会不断变换,呈现出丰富多变的趋势。


2007—2016年生态类真题统计表 


序号年份省别主题
12016黑龙江(公检法)整治非法采砂
22014河南、甘肃垃圾处理
32014山西、四川上半年大气污染治理
42014北京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52014广东绿色发展
62014山东(C类)湿地保护
72013重庆(下半年)限塑令
82011国家(省级)黄河的治理开发与黄河精神
92010国家(省级)海洋保护与开发
102010国家(市级)海洋保护与开发
112010浙江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
122010湖北湖泊的治理与保护
132008国家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142008上半年深圳整治大气环境污染
152007下半年天津建设生态文明
162007江西生态安全


通过对2007—2016年国家、地方各省市(自治区)申论真题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2007年,有2个地方(包括国家)选取生态类热点进行命题;2008年,2个;2010年,3个(截止9月13号,国家2套);2011年,1个;2013年,1个;2014年,7个;2016年,1个。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生态类主题的命题趋势具有两个特点:


一,随着环境问题的热度逐渐膨胀。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得到命题人的青睐,与党和国家的重视,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直接相关。


二,考查角度偏少。角度偏少,限制了生态领域成为申论考试热点,但是,随着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生态类主题的考查将会出现变多的趋势,希望引起考生重视。



分享给朋友:
0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原创|申论文章如何招招制敌之第六招 ——开头入题 大作文
申论要想抓住人的目光,如何开头是大课题,这篇教你怎样在开头入题,一下取得老师的欢心。
原创|申论文章如何招招制敌之第五招 ——妙定标题 大作文
得高分的申论文章一定是有一个上等的标题的,这里我也对标题的拟定要求做了一个总结,大家可以根据要求在每次写文章拟题目的时候对自己的题目有一个正确的审视。1、标题应结合论点。我在之前
原创|申论文章如何招招制敌之第四招 ——找准分论点 大作文
递进式分论点顾名思义,就是分论点层次依次加深,有的是内容,有的是程度。总体来说分两种类型。①角度由浅入深、由小到大递进。这种形式各分论点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