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络 转载 2017年10月01日 14:25:16
四次遴选经历,全部考上,包括地市、省级、中央!!!

学霸说头图.png




撸主以前在县级组织部,办公室的,材料屌。组织部的,大家都知道,每天各种材料,尤其是我档但凡搞个活动,都要组织部门牵头,材料对成山,包括县委书记和部长的材料我都涉及,写了两年多材料,虽然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不过说实话,材料水平自认为还是很低的。只是每天加班,周六正常上班,然人着实受不了,自己又有一个北京梦。其实从毕业那年就给自己定好了目标,在基层干两年,够两年工作经验后,直接干中央。后来也参加了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国考,报的中纪委,行测七十多、申论却四十多(好狗血,真是申论水平跟平常写材料的多少没多大关系,想想在政研室工作七八年,申论照样三四十分数的帖子,一直想不通)。

    

后来一次机会,之前分管我的副部长,现在到一个办事处当书记,推荐我给了上级地市级市委办的一个副县级干部,由于家就在市里,就答应了,于是乎我被借调到地市级政研室,后来又转到秘书科(给市委副书记写材料)。刚开始在政研室,因为改革办也在政研室,算是两个牌子,一个机构,写了不少材料,包括给市委书记写的,领导和同事也是反馈不错,心里觉得还沾沾自喜,同时也不太忙,周末基本还能保证。后来到了秘书科才意识到,我的材料水平真是个狗屎一堆,第一次科长给布置材料,我一直写到十二点回家,爸妈还在等我吃饭,很心酸,原以为第二天我写的东西会得到赞许,谁知道科长给改的面目全非,我的文章站位不高,厚度不够,基本全部变样,后来科长基本口述给我,然后我照着打字,活脱脱一个打字机,没一点自己的东西,不过定稿的稿件真是令我耳目一新,我对科长是无比崇拜。不过后来就开始了漫漫加班路,每天晚上都是十一二点,周末不保证。家里人不想让我过这样的生活,我说既然来了就坚持坚持,当时还认识了女朋友,从两地到一地,后来也因为经常加班吹了,不过真正的原因,最可能还是屌丝没有房子,在跟她家人吃饭过程中,说过这个事情,虽然吹了还是很感谢她吧,虽然她把我拉黑,从此不再联系。不过重点马上来了:

    

第一次遴选:由于自己是借调过来的,当初说的也转关系,但是加班太多,什么事都干不了,家里人也不想让我每天受罪,当时同地级市的纪委遴选,我就报名考了。(当时是15年,我已经硕士毕业三年,其中公务员经历满两年,14年底参加的国考失败,前面已说)。考两门,一门是纪检知识,一门是写作水平吧。当时好像要6、7个人,对于纪检知识,我找了本书狠心背了两周,写作吧还是考的材料水平。成绩出来是笔试第二,跟后面分数有差距。在考试之前,省里和中央的遴选的简章都下来了,我也都报了。本来还想去参加面试,可偏偏面试和省里的笔试是一天,我当时想都没想放弃了面试,去参加还没影儿的笔试。当时好几个同事说我傻,我说无所谓了,往上走走呗。于是乎,选择了去郑州参加笔试,当天一早纪委还给我打电话说我怎么没来面试,都快到时间了,我说我放弃了,那边也没说什么。对于遴选,我仔细研究过历年的真题,尤其是中央的,感觉出的很有水平,都是实打实考察处理问题、写通知文件、综合协调的能力。在组织部办公室干过,觉得还很得心应手。但这次省遴选出的题跟申论没多大差别,毫无技术含量。重点来了,之前申论一直低分,拿到卷纸后,一看还是申论的模式,想了想如果还是按照以前自己的套路去写,还是低分,不如换换模式,以前在组织部工作,除了大大小小的通知、文件、材料外,每天写一篇信息,撸主的信息在《人民日报》、中组织《组工信息》、《中国组织人事报》都发表有。信息讲究的就是大标题的新颖和小标题的新颖+对仗,每天磨练的,导致我写申论的前几道小题也是精雕细琢,搞小标题对仗,自以为牛逼哄哄,但分数都很低。这次省遴选,我所幸改了套路,不搞小标,就是总结好后,一条一条的列,但是撸主的字实在是太差,看不过去,写完一看差点吐,不过好歹写完了,考完试,多年不见的好基友来接,吃饭畅谈,历数工作以来的心酸,现在想想仍然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在组织部工作除了晚上加班外,每天还要做行测题,读《人民日报》、同时读《Chinadaily》考博,每次下班拖着疲惫的身躯走下楼,回头看看漆黑的楼,心里都有一丝酸楚,这时候其他人可能都入睡了,也可能在XXOO,也可能还在外面Happy,自己却还坚守这自己的北京梦,坚持走自己的道路,现在回头看来,这个经历很难忘,很感谢那段时间)。我那基友也讲了讲自己的生活,他对自己的路也不在乎,过好一天是一天,我也挺羡慕他,但是我不想就这么平平淡淡,后来我们又聊了聊同学,在郑州的同学不少,玩好的就有一二十个,自己毕业后就很少来郑州,虽然上学就没很少来,当时感觉郑州是个一辈子不来也不会想的城市,但现在房价涨幅却成了全国第一。他说说不定你就考来了,我说考的感觉不行,等成绩吧,估计够呛。后来就回了老家,回去后女朋友和我分手了,我无法挽回,加班的时候,我们经常吵架,我也没能给她一个安定的窝,后来我找过她几次,她不愿出来,就这样结束了。因为工作和感情原因,我选择回了县里的组织部,同时又第二次郑州参加中央遴选考试,怎奈中央出的题也和申论差不多,就最后一题还有点技术含量,不过写作模式还是自己转型后的。
    

回县里后,省直遴选成绩出来了,差一分进面,挺可惜的,不过也没想那么多,那段时间比较消沉,想着回去后就在县里找个对象赶紧结婚。可过了两天突然接到郑州电话,是报考单位的,说我递补进面,一共并列了三个进面,单位要4个人,一共十三个人进面,我最后一名,跟第一名差十几分,跟第四名也是五六分差距,感觉跟第一、第二名差距太大,大家都是公务员工作两年的,都经历过面试,都知道怎么答,超过第一第二是不行的了,也就是我要考上,必须超过第三名往后的9个人,而且是每个人,任何一个人超过我哪怕是0.1分,我都是失败了,而且得超第四名五六分、第五名也得五分等等。撸主之前的面试经历也挺丰富(之前考过七次包括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进面六次,一次失败,其他都是全场第一),虽然经历丰富但对这次报的希望不大,因为难度太大。面试是一个周六的中午开始,我早早的去了,截止考试前,13个人都到了,想想只当来郑州逛了,不过面试题目正好对了我的路子,有关基层组织建设的,答的还可以,不过由于经常不说普通话,在从方言转换到普通话的过程中,会有不少很别扭的话语,不过好歹是答完了。面试完不让走,在一个小屋里带着,等到全部结束以后统一念成绩。我是二号考生,结束早,有一个孩子嗓门特别大,在休息室都听到了。还有的时间答的特别长,我的时间也够长的,一直到最后一秒,不过现在看来真是不提倡答长,时间短的照样高分,不过前三个进去的应该答时间长些。等了四个小时才全部结束,我们统一进考场,战成一排,考官念成绩,没想到自己全场第一,同时也达到了应该超过的所有人的分数,最后并列第三,算是逆袭了。
    

回去的时候,中央出成绩了,我没敢查,想直接等面试名单,后来我回县里的周一晚上,我爸妈打电话说他们帮我查了,因为之前在论坛看大家筛分了,我感觉也不低,但没多管,还得看单位的面试线,分数这时候没有任何意义,只是一个数字。我其实挺不解有些人问分数,比如我今年考省考多少分,相当于中央的多少分,多少多少分能进面啊,每次出成绩都和往年对比,有的还拿一个省的分数和另一个省相比,说这个省分数低好考怎么怎么,我想说这些数字真的意义不大,分数只是数字,行测的水平是可以衡量的,申论如果今年考卷统一标准说严点,那分数就低点,如果宽松,那么就高点,你拿今年的分数对比往年真的意义不大,同时进不进了面跟你报的单位有很大关系,如果你报的部门好可能高手多,分数就高,当然了也可能出现冷门,还得看对手。言归正传,考完中间隔了三四天单位就通知体检,然后又第三次来郑州,体检完回去的城铁上,翻开手机,得之中央也进面了,据后来流传的名单来看,笔试是第一,不过我看的时候已经没有成绩了,只有名单。

    

得之进面了,我在城铁上就给爸爸打电话说了情况。中午回去的时候,我二叔和二婶带着堂妹来家里吃饭,能看的出爸妈挺高兴,他们都勉励我再努力一把,北京前途广。简单吃了饭,我就赶紧回县里上班。当然了边上班边等北京那边的面试电话,同时也抽空就练练面试。之前没有说过我面试怎么准备的,在考过的几次面试中,全场第一干了好几次,对于面试经验来说,不瞒大家,我也在读研期间一次考试进面后参加过一次辅导班,最大的感受就是不要参加辅导班,当然了辅导班不是一无是处,最大的好处就是安排有小组练习,不过也就这一点好处了,如果大家进面的话强烈建议一定要找几个人一块练习,必须要张嘴,哑巴或是在心里默念,自己读出来都是意义不大的,还得找人,给你摆好桌子,面前坐几个人,给你当考官,实打实的练习,这样最有效。我平常是买了一本面试的书,里面都是题,机构编的有些答案还可以,挺全面,有的编的感觉也一般,准备面试书的好处就是,临考前读一读能尽快进入状态,因为这东西不像吃饭,每天都有,进了面你就要进入面试的套路和规矩,读个几十篇,各种题型熟悉下,这样能及时进入状态,方便考试。至于书没区别,我去年考试看的还一直是12年的面试题目,这几年看的都是那一本,就是一个感觉。毕竟有些东西你不准备些套路是不行的,还得有足够的积累,面试碰到类似的题目和套路还是非常有可能的,无非是换换药,不过比换汤强,哈哈。

     

进面后,除了日常工作,下班后就拉上单位的同事们给我当考官,都是同龄人,经常在一起玩,看他们正襟危坐,有时候还笑场,他们听帮助的,家里或者个人有事都推了,帮我组织了好几场,完了就大家一起吃吃喝喝。除了面对面外,还在YY上练习了几次,给大家的建议就是:一、平常练习一定要张嘴,别吝惜自己是金口玉言。二、面试开始后,自己的思考的时间一定要完全打开思路,用心思考,我是在演草纸上写上关键词,一定要思考、想好,思考、想好,思考、想好,思考、想好,有的人一进考场就蒙圈了,思考时间也就约莫着挨了一会儿就开始答,如果不思考好,没有定好逻辑和层次,一旦开口就会乱,没有逻辑,效果很差,如果心里思考好,那么答起来也会越答感觉越好,越来越自信,思路会打的更开,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三、嗓门要大些,但是不能吼,一定要给考官自信的感觉。四、平常多积累,肚子里有墨水的人答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我在组织部门也当过两次考官,有货没货能识别出来。不过中央的面试取人又是一套了,可能看出身,毕业学校,工作经历等等来综合考虑,因为考官都知道你是谁?而省级以下的多少抽调的考官,谁也不认识,只能从你的答题好坏来判断你。

     

周四的时候北京打来电话说是下周四面试,让我先准备好相关材料,譬如各种毕业证、学位证书的照片,个人的发稿、调研报告等等,我都准备好了,同时他们给我发来详细的地址,单位面对复兴门外大街的正大门还不让进,走的是旁边的门。思忖完毕,就给主任说明情况,想下周就不上班了,在家准备两天就直接上京了。要说的是我原单位的领导对我真的很好,从部长到我们办公室主任,对我考试很支持,一说考试要盖章,直接都说你自己去盖吧,其实盖章的钥匙就是我拿的,但是还是得向领导说一下。经常浏览论坛会看到有的坛友的单位领导很不支持考试,遇到盖章很多都不同意,我的领导也是希望我到更大的平台,在组织部,写材料的年轻人,就我和组织科另一个一起进来的同事。他在此之前刚刚参加郑州遴选考走,他当时的成绩,我估计应该在全郑州考生中能排前三。我一直很佩服他的材料功底,比我加班多,比我材料多,当时我们都戏称“**收一挥,材料堆成堆,**手一抖,干部跟着走”,说的是平常写材料多,下文多。

主任很爽快的同意了,虽然那段时间单位工作很忙,我赶紧提前订了周三进京的票。有点小激动,但说来也有点惭愧,这么大的人了,才是第二次进京。第一次去北京还是研二的暑假,导师带我去参加了一个小说与数字化的会议,那是我人生第一次进京,都已经25了,惭愧惭愧。说实话,那时候一到北京感觉就爽爽的,到处是现代化的,大机关林立,有一种政治符号在里面,当时一共呆了三天。除了开会,是一个北京的大学同学接待我的,上学时和这同学一起打球、喝酒、干仗,很讲义气,也成了好哥们,他带我唱歌、吃烤鸭,逛了圆明园、清华大学,为了唱歌,还专门邀请了自己好几个朋友助阵,其中不乏美女,有个女的长的还不错,后来约人家出来吃饭,人家都答应,哈哈。总之,在北京感觉挺好的,很愿意留在这里,感觉一种自豪感吧,各位看官可能会嗤之以鼻,但这真是个人的真实感受,尤其是去了清华大学以后,感觉牛逼大学就是牛逼,让人肃然起敬,怎奈学习不好,上不了清华北大,连清华紫光和北大青鸟都去不了,只能眼馋吧。

过完了周六回家,回家也没怎么准备,一天就上一个小时的YY,另外就是有针对性的把习大大有关我报考单位的讲话、报考单位近年来的工作情况、业务范围等等,研究这个,我想中央面试应该有针对性,尤其是总书记的讲话,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开这种会,特低钻研了下。其余时间就是吃饭、睡觉、打红警。撸主的智商不够用,网络游戏不会玩,高中阶段玩CS,高中毕业暑假跟小伙伴们玩一款叫“热血江湖”的,我玩的枪客,消磨暑假,但不太上瘾,上了大学呢看许多人玩网游,心想自己也培养个兴趣吧,就把自己光网吧玩了三天三夜热血,麻蛋还是不上瘾,玩吐了,后来果断放弃,真是培养不起来。至于大家经常玩的魔兽、LOL我碰都没碰过,根本不懂,现在就是回家了有时候玩两把红警,真是闲了玩玩三国杀,其他网游没一点兴趣,连双升也没学会,怪丢人的。熬了一星期终于过去了,马上要踏上去北京的征程



分享给朋友:
0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原创|遴选成功,你要迈过这四道坎 学霸说
要想遴选成功,你以为只需要笔试面试过了就行吗?当然不是,这四道坎是你最想知道的。
参赛|说说中央遴选面试那些事 学霸说
一是仔细通读你报考单位的面试公告,特别是考试形式,有没有专业测试,是无领导小组面试还是结构化面试,话说我当年比较惨,三种形式全有,进行了两天,完事后有种愉快的解脱感。
参赛|说说我的遴选经历 学霸说
心态上把握“深与浅”的关系。 遴选是一场“卓越践踏平庸、勤奋战胜懈怠、巧功笑傲蛮劲”的竞争性选拔考试。有人举重若轻屡战屡胜说“遴选水浅难藏蛟龙”,有人坚持不懈屡败屡战道“遴选水深难跃龙门”。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