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
函
1、函的基本概念
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批准事项、答复审批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
2、函的特点
1、平等性和沟通性
函主要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互相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体现着双方平等沟通的关系。
2、灵活性和广泛性
一是行文关系灵活,除了平行行文外(平行文),还可以向上行文或向下行文(上行文、下行文)。
二是格式灵活。
3、单一性
函的内容必须单纯,一份函只宜写一件事项。
3、函的种类
商洽函
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互相商洽工作。
问答函
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询问、答复问题。
答复函
用于请求批准事项、答复审批事项。
4、函的结构
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印章
(一)标题
函的标题通常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
(二)主送机关
函的行文对象一般情况下是明确、单一的,所以多数函的主送机关只有一个。但有时内容涉及部门多,也有排列多个主送机关的情况。
(三)正文
开头——主要用来说明发函的根据、目的、原因等。如果是复函,则先引用对方来函的标题、发文字号,然后再交代根据,说明缘由。
常用“现将有关问题说明(函复)如下”等过渡
主体——说明致函事项。无论是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还是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等,都要用简洁得体的语言把需要告诉对方的问题、意见叙写清楚。
结语——“特此函达”、“特此函商”、“特此函询”、“特此函告”、“请即复函”、“特此函复”。
(四)落款、印章
单一机关行文不用落款 ,盖印章生效。
公章盖在成文日期上。
成文日期要写明年、月、日,用小写汉字书写,位于正文下方偏右。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公文写作】重要公文起草技巧规律(1):布局
公文技巧
多年起草文件、讲话等公文,有了一些感悟和体会。重要公文怎么起草?起草过程中有什么带规律性的东西?这里,跟大家谈一谈重要公文写作的几个问题。
布局
布局有四种:
一是纵向布局。

申论写作技巧:公文如何用序号表示结构层次
公文技巧
根据2000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及2012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中的相关规定,公文写作中的结构层次序数依次以第一层“一、”,第二层“(一)”,第三层“1.”,第四层“(1)”来标注。其中“一、”被称为一级序号,“(一)”为二级序号,“1.”为三级序号,“(1)”为四级序号。其他的序号,如1)、a.、a)都不在正规公文中使用。若有更小的层次,可以用①、②、③来进行标注,但由于人文类文稿的写作一般不超过四个层次,所以这种标注方式并不常见,也未在国务院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要求中出现。

小技巧丨让你的公文眼前一亮
公文技巧
观点一:靠人先得靠己
问题现象:不少菜鸟,初入文字岗位,领导一交待写作任务便六神无主、手足无措,病急了乱投医,便想着法子混入各大Q群、论坛,跪求大神指导、修改或代写。想想?在材料中鏖战的大神们自顾不暇,还能有时间为你捉笔代劳?能得到只言片语建议就不错。有幸得到大神耐心指点的,属中彩机率,可遇不可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