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络 转载 2017年10月01日 11:18:21
申论备考技巧:申论文章

申论头图1.png

 一、了解申论文章的特点(四大特点):



  1、申论文章(VS)高考议论文;


  高考:要求思维发散,可以从原因、意义、作用,怎么解决等多个角度写议论;


  申论:绝大多数是要求写“怎么解决”。


  因此,无论题目怎么变化,都要掌握申论文章是对策性文章,要从解决问题角度出发着手。


  2、小题的对策和申论文章中的对策如何区别?是否重复?


  方法1:从解决角度写文章(解决并非完全只指对策和措施,还包括原则、理念、思路);


  例如:第2题,就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提出几点对策(完善法规、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监管、宣传教育)第3题,申论,核心主题仍然是解决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走科技创新之路。)


  方法2:交叉结合(原则和具体措施结合)


  建设生态文明,首先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其次,要建设“两型”社会;最后,网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


  方法3:小角度写法。


  例如: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在转变观念


  首先,政府要转变观念;


  其次,企业要转变观念;


  最后,全社会要转变观念。


  方法4:翻版。最无奈的方法。


  文章的分论点 = 第二题的对策。


  例如:第二题中,加强制度建设,重在怎么办?操作性。申论题中应为:为什么 + 怎么办+ 意义。先说明当前的缺陷,不良影响,所以应该加强。


  3、小角度是否偏题?


  偏题?A. 主题是什么?(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重在转变观念并没有偏题。)


  B. 有没有违背题目(文不对题)?写生态文明就是生态文明,不要随意拔高到科学发展观、服务型政府等。


  4、写文章时,如何把握自己的主观应用。


  ①一种,完全依据材料写文章:一类卷;


  ②结合材料,结合主观:也可以做到一类卷。


  问题需结合材料,解决思路、对策可以结合自己主观,但是这样做是不智的,高风险。强调:结合材料、落到实处。



  二、如何写文章:



  (一)文章的题目:


  1、立意的要求:


  社会认知能力、问题的基本判断、材料的主旨、主观相一致。仔细审题,确保不偏题。


  2、拟题的基本原则:


  ①题目即论点;


  ②题目要明确,但不要求创新;


  ③题目的结构:主题词+核心思想;主题词+重要意义;最差也要体现主题词。


  举例说明:不好的题目——节约型社会之我见,小议、浅谈……,不能直接体现观点。


  历届考题:命脉、蓝图、人与自然(命题作文的话,当然不会限定你的观点)。


  口号、标准不适合作为标题,因为没有主题词:节约一点点,幸福你我他;你节我约,社会和谐;从我做起,人人做起。


  勉强还行的例子: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和谐;把生态文明放在重要位置;


  不错的例子:建设生态文明,关键在政府;建设生态文明——从完善法律谈起;建设生态文明,关键在政策执行;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先行;生态文明亟需领导重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


  3、题目的命题要求:


  ①以A为题目;


  ②以A为副标题;


  ③围绕A这一主题(一般在题目中要包含这一主题词);


  ④自拟题目。


  4、题目的书写要求:


  ①第一行空四格写标题,副标题一般从主标题下第三个字开始写;


  ②第二行空两格起正文;


  ③题目务必简练、想法缩到一行以内,实在不行,采用主副标题的形式。


  ④题目一般不写逗号,用空格代替,可以有顿号(让世界少一分冷漠□多一份阳光)。


  ⑤如果没有要求自拟副标题,一般不写。



  (二)文章的论点及分论点的支撑:



  禁电举措有悖执政新理念:


  分论点:禁电有悖民主执政新理念;禁电有悖科学执政新理念;禁电有悖依法执政新理念。



  禁电举措得不偿失:


  首先,禁电损害了中低收入群体利益;其次,禁电阻碍了电动车产业的发展;第三,禁电不利于节约型交通的构建;第四,禁电有悖于形成上下统一的法律体系。


  完善社会救助 促进社会和谐


  首先,完善法律法规;


  其次,健全社会救助体制;


  再次,加强对社会救助资金的监管;


  最后,加强宣传教育(或加大投入)。


  社会救助重在制度建设:


  首先,社会救助要加强低保制度建设;


  其次,要加强专项制度建设;


  (1)教育;(2)司法;(3)医疗。


  第三,社会救助,要加强互助制度建设。



  (三)论证结构:



  1、申论最常用的论证结构:


  总体来讲: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第一段;


  分析问题:二段(基本分析作为第二段<原因、影响、意义等>;换不同层面分析,在某种高度分析,强调重要性作为第三段);


  解决问题:三到四段。(首先;其次;再次。)


  例如:


  政府作为不能一禁了之:


  第一段:电动车好,好,好,但是部分地方政府却出台规范性文件禁止,给百姓生活带来不便。


  第二段:这种政府作为损害了中低收入者的利益,妨碍了电动自行车产业的发展,不利于环保型交通工具的推广,不利于法律体系的统一协调。


  第三段:结合构建服务性政府来谈,这种做法是不应当的。


  第四段:首先,完善法律法规(主要解释如何完善法律法规);


  第五段:其次,建立新的标准;


  第六段:最后,加强监管;


  第七段:总结,结尾。


  2、并列式:


  第一段:提出问题;


  第二段:简要分析;


  第三段:A1分论点(厚重:加入分析、操作、意义和作用);


  第四段:A2分论点;


  第五段:A3分论点;


  第六段:结论、结尾。


  3、递进式(对比)。


  A→B→C,C最接近中心论点。


  例如: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文化发展


  第一段:提出问题(矛盾);


  第二段:总体上简要分析;


  第三段: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发展;


  第四段:经济发展离不开文化发展;


  第五段:总体上来讲,离不开环境文化的共同发展。


  第六段:简单总结观点且结尾。


  灵活是关键。



  (四)分论点的论证:



  例如:


  (1)首先,加强低保制度建设。(200-300字)


  ① 描述现状(重点来描述问题1-2句);


  ② 分析影响、危害(直接—基本面1-2句、间接—理论面2-3句);


  ③ 政府的作为——切实措施解决。(2-4句)


  ④ 意义、作用:1-2句。


  (2)首先,加强低保制度建设:


  ① 强调低保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2句


  ② 如何加强低保制度建设;4句


  ③ 作用意义。1句



  (五)开头(大开头的概念):



  1、结构:


  第一种:辩证性提出;分析相关因素;从某个高度来论述重要性。


  第二种:辩证性提出;简要分析。


  2、辩证性的把握:两点论和重点论。


  3、分析:原因/意义/影响。


  目的:铺垫→点题。


  4、注意 点题。


  5、注意 语言要简练。


  例子:社会救助关键在制度


  社会救助关乎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利,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障实现的最低目标。但目前我国的社会救助方面却存在着发展不平衡、救助水平低、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结合材料,辩证性分析。)这一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瓶颈。


  社会救助的问题虽与法律法规、人口、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密切相关,但根本上的原因是制度缺失造成的。低保制度不完善,司法、医疗等专项制度不健全,互助救助未启动,这一切要求我们发挥制度的稳定性与刚性优势,完善各项制度,促进社会救助快速发展。



  (六)结尾



  基本结构:总结观点 + 强调意义 + 铺垫重要性


  例子:社会救助,关键在制度。


  社会救助关乎着广大中低收入群体的切身利益,是社会保障的基石。所以我们必须完善低保、专项、互助等制度,促进社会救助快速发展,推动社会保障全面实现,为小康社会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促进社会的和谐永续发展。



  (七)语言



  总结:


  ① 好好地消化吸收;


  ② 申论书仔细读;


  ③ 练习写30篇申论文章;


  ④ 记忆、背诵标准表述;


  ⑤ 阅读、分析热点。




分享给朋友:
0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原创|申论文章如何招招制敌之第六招 ——开头入题 大作文
申论要想抓住人的目光,如何开头是大课题,这篇教你怎样在开头入题,一下取得老师的欢心。
原创|申论文章如何招招制敌之第五招 ——妙定标题 大作文
得高分的申论文章一定是有一个上等的标题的,这里我也对标题的拟定要求做了一个总结,大家可以根据要求在每次写文章拟题目的时候对自己的题目有一个正确的审视。1、标题应结合论点。我在之前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