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普通公务员,2016是我的遴选开篇之年。于是乎,我顺理成章的成为遴选大军中的“遴选菜鸟”,扑腾得不亦乐乎。今儿个,我与大家分享我的一次遴选考试经历,希望能给同在遴选大军中“扑腾”的你一些帮助。
对于遴选考试,我们首先要了解所参加考试的基本要求。例如,基层工作年限、年龄等。以江西省为例,江西省规定:自2014年起,乡镇公务员要满5年服务期才能参加遴选,从下级转任上级需工作满两年,并且一般年龄都会限制在35岁以下,甚至是30岁以下。乍一看这些条件,觉着无形中剥夺了很多人的遴选资格,竞争或许没那么激烈。千万别抱侥幸心理!试想,符合条件的一般都是资历比较老的公务员,既然敢于参加遴选必然有两把刷子(打酱油的除外了),安于现状的人也不会花时间和精力参加遴选,毕竟遴选面对的对手都很强大,不认真准备的话肯定死的很惨。
现在,我来说说2016年的遴选经历。
我参加了2016年4月份的九江市委办公厅遴选考试,此次考试采取县委推荐的方式,对每个县都分配了名额,都昌分配了2-3个名额,制定这样的规则的目的是想在推荐阶段就把一些想打酱油的、实力不够的或是准备不足的先排除在外在。都昌是个人口大县,不知道有多少公务员蠢蠢欲动,受制于这样的推荐制度,领导也不好操作,于是想了一个聪明的办法,县委出题组织考试,谁能脱颖而出就推荐谁。我记得当时符合报名的有20多号人,笔试地点在县委二楼的中会议室,笔试题目是五选一,抓阄,你抓到哪个就考哪个。不料抓到了一个“小官巨腐”的题目,我当时一看这题目,脑子就短暂懵逼了,心想着如果在纪委干过做这道题肯定有优势。哎,硬着头皮写呗。
【建议】
临时突击是没有用的,一定要注意日常的积累;不要想着“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狗屁理论,在考场这种高压的环境下,如果你平时不积累仅靠突击背诵,考场上要么忘得一干二净,要么陷入背诵的桎梏,根本打不开自己的思路。
我运气还算好。我、曹XX(纪委岗,吐槽一下,针对这种题目,纪委岗的人太有优势了!)及另外一个乡镇的公务员被列入推荐名单,参加了全市的考试。考试当天,共有各县区64人竞争5个职位,咋一看竞争比例有点小,才1比13嘛,比公务员考试比例都小,转念一想各县区都有推荐名额限制,这些能来参加考试的应该都有几把刷子,应该也是厮杀过一回了。想到这里,背后不免升起一丝寒意。遴选不仅考验文字功底,更考验心理素质,胆小的人看到人多的场面没准给吓得不轻。
时间到,开始考试,我的笔试题目是:撰写一篇市委杨伟东书记在浔商回家座谈会上的讲话,3小时,字数在3000字以上。没有任何材料,就只有答题纸。
考试过程中内心的煎熬就不说了,我把自己的提纲分享下:
标题:《国以人兴、政以才治;事业兴衰、关键在人》
提纲 :
一、九江历史机遇迫切的欢迎你们
二、九江产业结构升级迫切的需要你们
三、九江人民幸福迫切呼唤你们
四、九江投资发展环境迫切召唤你们
事后再看题目和提纲,个人感觉一般,其实可以写得更好(给自己点安慰吧:生病、头晕、没带手表)。因为没带手表,时间不好掌握,就想着赶紧写完回家睡觉,所以构思的时间很短,而且写的飞快,提前一个小时交卷,卷面也不好看。
【建议】
一定要戴表!戴表!戴表!重要的话说三遍,只有时间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王道,否则你写作的进程就不好把握。另外,一定要注意卷面,字要工整,不要乱涂乱画,就算写错了也不要改,不要出现各种修改的符号,一气呵成,让卷面干净整洁。你写错字、顺序写反了、语句不通顺根本不会影响改卷老师的阅读,但是你一涂涂改改,给老师的印象就非常不好,切记!!!
笔试结果出来了,招5个人,15人进入面试。第一名叫胡XX,90分。我第12名入围,83分。曹XX好像排第7,85分。一想到笔试成绩占70%,我的心就凉了半截,看来这面试是去陪考的节奏。市委办公厅这种部门,要的就是写材料的好手,笔试占70%不足为奇。
意外的是,面试我拿了个第一,可是因为只占总成绩的30%,最后总成绩排名第八,虽然进入了考察,最终还是录取了前五名,市委办公厅就这么与我擦肩而过。曹XX总成绩第四,虽然笔试第7,但是和第5名只隔一两分,面试他发挥不错,华丽逆袭。
【建议】
面试时,我抽到1号签,很多人认为抽签在前面不好,我要提出强烈的反驳,打个比方,如果面试总人数在15人左右,我认为面试1-5号是最好的。为什么这么说?首先,面试抽签靠前,等待时间少,心理压力小。相信很多考生都深有体会,候考室那种紧张的氛围太过煎熬,还不如早点面试。因为越往后越难受,对心理的考验也越大。其次,这么多人回答同样的问题,考官听得腻,不信你试试,前面几个,考官或许还会认真听,后面的,考官绝对烦躁了,除非你回答得非常出彩。
建议:假如你的抽签靠前,回答就尽量丰富点;抽到后面,精炼点会更好。
面试的回答也有套路:一般是三段论,开头、中间、结尾,中间的部分一定要有层次,让考官觉得你是个思路清晰的人;说话声音要宏亮、语言要流畅、不要中途停顿太长,或是掺杂太多头口语,如“嗯、啊、这个、那个”;保持自信,身体不要晃动,手上可以做适当的手势,脚不要抖动;不要紧盯一个考官,要与其他考官也有眼神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