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络 转载 2017年10月30日 10:23:11
申论写作审题为何最关键

应用写作头图.png

     提到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作文平均分仅十几分的现状,许多考生最大的感慨是读不懂题干要求写什么,尤其是自己不能从题干中挖掘出适合写作的恰当角度,这就是审题时缺乏一定技巧与思路的基本表现。解答申论题型不仅要读懂材料还要读懂题干,只有明白题干让你回答什么你才能真正把握住解答重心。注意:申论试题的设置是专家长时间打磨的结果,是严谨科学的,而题目中的每一个字词都是经过专家认真考虑的,承载着一定的意义与目的。



  一、审题时要把握三点



  1、读懂题干问题重心,即抓住题干主要成分;


  2、读懂题干要求,明白要求的标准及目的;


  3、读懂题干中字数规定的内容选择,一定要在规定字数中准确答出内容,字数的限制其实是来源于材料中相关内容的。



  二、例题讲解



  例题:“给定资料7”的画线部分写道:“有位知识分子说,‘我已经无家可归’,‘我在城市是寓公,在家乡成了异客’。这样,无论在乡村少年身上,还是农民工那里,以及这些出身农村的知识分子的群落里,我们都发现了‘失根’的危机。”请结合你对这段话的思考,参考“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语言流畅;(4)总字数800—1000字。(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执法类试卷第四大题)


  这份试卷共有7个资料,前面6个都是在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而第7个则从乡村教育出发上升到哲学中的“失根”状况。从哲学角度看“失根”会涉及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等各个学科的知识,是否只有具备这些知识背景才能写出好作文呢?其实不然,因为作为考察准公务员处理国家事务能力的申论不会过分强调专业知识,材料中出现的“失根”是一种社会现象,只要从题干本身出发就可挖掘出不同角度来。


  从题干中先谈到的“知识分子”身份可以明确题干主要是谈教育或者文化;其次出现的另三种人,“乡村少年”代表了正在接受教育的对象,“农民工”是已经接受过教育但不成功的乡村文化典型,“出身农村的知识分子”则是从乡村教育中已经获得成功但没有实现与城市文化和谐相融的代表。


  材料中出现的这三种身份其实就已经提供出了可供选择的几种角度:从“乡村少年”入手可写读书无用论、教育资源分配不公、义务教育普及面不广等;从“农民工”角度可写父母对孩子教育投入、流动人口教育问题等;从“出身农村的知识分子”角度入手可写如何传承传统文化、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接轨与延续等。



  综上所述,在公务员申论写作动笔之前一定要详细审清题干,读懂题干中的主干成分,读出准备写作的诸多角度,再进行择优选取,真正写出有深度、高度、力度的好作文。预祝4.24公务员联考的广大考生综合运用这些技巧,顺利通过考试。




分享给朋友:
0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原创|申论文章如何招招制敌之第六招 ——开头入题 大作文
申论要想抓住人的目光,如何开头是大课题,这篇教你怎样在开头入题,一下取得老师的欢心。
原创|申论文章如何招招制敌之第五招 ——妙定标题 大作文
得高分的申论文章一定是有一个上等的标题的,这里我也对标题的拟定要求做了一个总结,大家可以根据要求在每次写文章拟题目的时候对自己的题目有一个正确的审视。1、标题应结合论点。我在之前
原创|申论文章如何招招制敌之第四招 ——找准分论点 大作文
递进式分论点顾名思义,就是分论点层次依次加深,有的是内容,有的是程度。总体来说分两种类型。①角度由浅入深、由小到大递进。这种形式各分论点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