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络 转载 2017年10月22日 16:45:29
申论入门者可用的常用表述

申论头图.png

思想层面


1、群众相关:


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加强(文明素养)宣传引导;增强群众的(法律/维权)意识;


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提升公众辨识能力;


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财富观/成功观/价值观;



2、企业相关:


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感;引导企业加强自律意识;引导企业树立契约精神;


树立正反两方面典型;宣传诚信经营的优秀企业;



3、对政府公职人员:


树立正确的群众观/价值观/政绩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转变服务理念;明确责任意识;


加强党性教育;



二、监督管理层面


1、党外监督:开通举报热线;动员全员参与监督;



2、党内监督:确定管理责任,做到权责分明;政策应有清晰界定;


建立考核制度;纳入考核体系;


开展专项检查/责令限期整改/追究相关责任;



三、制度层面


1、宏观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XX制度;建立XX规章制定/行为规范;严格管理制度;制定管理制度;



2、机制建设:完善评估机制;加强日常监测;构建三级网络机制;建立监控机制;


出台协调机制/制订应急预案/规范运营管理/采取临时措施/及时发布信息


启动会议机制/保护机制/帮扶机制/咨询机制/补偿机制/问责机制/预警机制;采用计量收费机制;



四、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设施;完善路网设施;



五、资金


增加财政投入;提供经费保障;多渠道筹措资金;



六、人才


招聘(大学生村官);培养(农业能手);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七、政策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搭建xx平台;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以上是部分题型常见表述(尤其针对对策类、启示类),希望给同学们一些参考,并且在之后的做题过程中,不断扩充、完善,形成更完善的、更系统的《申论》好词好句的积累。


相关名言


一、服务型政府的名言


1、利在一已勿谋,利在天下则谋;利在一时勿谋,利在万世则谋。


2、深怀爱心之心,善谋富民之策,恪守为民之责。


3、乐民之所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4、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服务型政府常用表述:


1、加强社会管理,建设服务型政府


2、深化政务公开,建设服务型政府


3、建设服务型政府,塑政府新形象


4、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


5、构建公开透明的服务型政府


6、正确的政绩观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证



二、治国的名言


1、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


2、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明代诗人·谢榛



三、修身的名言


1、与其隐已之短,不如隐已之长。——费尔巴哈


2、誉之不喜,毁之不怒。——司马光


3、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


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孔子


5、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四、学习的名言


1、少年易老学难成,一雨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


2、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


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5、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明·朱之瑜《朱舜水集·劝兴》


6、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五、社会民生的名方言


1、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


2、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楚辞离骚》


3、流水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


4、民生为本,民生为重,民生为先。


5、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6、财须民生,强赖民力,戚恃民势,福田民殖。


7、字辇毂,志不在君文,官封疆,志不在民生;居水边林下,志不在世道,君子无取焉。


8、烟浪溅篷寒不睡,更将枯蚌点渔灯。——皮日休《钓侣二章》


社会民生的常用表述:


1、为政不在多言,须息息从省身克已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2、廉洁奉公公平公正方显公仆本色;执政为民民情民生应是为政所系。


3、正直无私公平公正方显法律威严,情系百姓民情民心是法援本色。


4、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


5、民生本务在勤,勤则不匮。


6、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当明末年,奋欲有所自树,而迄不得试,穷约以老。然忧天悯人之志,未尝少衰。事关民生国命者,必穷源溯本,讨论其所以。


7、节欲则民富,中听则民安。——晏婴


8、以人为本,以财为末;人安则财瞻,本周则邦宁。——陆贽



六、法治的名言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2、民无信不立。——《论语》


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4、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5、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


6、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


7、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


8、法不阿贵,绳不绕曲。——韩非子


9、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


10、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为不为。——《三国志》


12、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弟子规》


13、白日所为,夜来省已,是恶当惊,是善而喜。——《养正遗规》


14、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陆机


15、壮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16、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晋书》


17、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18、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吴兢《贞观政要·刑法》


19、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


20、法,治国安邦之利器


法治的专业表述:


1、普法是国家安康的基石,守法是为人处事的根本


2、以身试法者愚,以法维权者智




申论备考实用性较强的十个公式


公式一、归纳概括题


1、题型判断:题干中出现“归纳、概括、概述、简述、整理一份情况反映”等关键词;


2、提问形式:请根据“给定材料X”,概括……的问题/原因/意义。


3、作答公式:总括句+具体表现一二三四五六



公式二:提出对策题


1、题型判断:题干中出现“对策、建议、措施、意见”等关键词;


2、提问形式:请根据“给定材料X”概括……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3、作答公式:概括问题一二三四五+提出对策一二三四五六。



公式三:贯彻执行题之调研报告


1、题型判断:题干中出现“调查报告、调查材料”等关键词;


2、提问形式:请根据“给定材料X”,整理一份调研报告,供领导参考;


3、作答公式:概括现状+综合分析(原因/影响/必要性/可行性…)+解决措施。



公式四:贯彻执行题之宣传稿


1、题型判断:题干中出现“宣传稿、倡议书”等关键词;


2、提问形式:请根据“给定材料X”,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大家绿色出行;


3、作答公式:发文事由+具体倡议内容一二三四+呼吁号召。



公式五:贯彻执行题之讲话稿


1、题型判断:题干中出现“讲话稿、发言稿”等关键词;


2、提问形式:请根据“给定材料X”,做一个现场发言;


3、作答公式:开场白+具体发言内容一二三四+结语。



公式六:贯彻执行题之建议书


1、题型判断:题干中出现“建议书、指导意见”等关键词;


2、提问形式:请根据“给定材料X”,写一份建议书或指导意见;


3、作答公式:概括现状(问题)+解决措施。



公式七:贯彻执行题之工作总结


1、题型判断:题干中出现“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等关键词;


2、提问形式:请根据“给定材料X”,写一份工作总结/工作汇报;


3、作答公式:取得成绩+存在问题+下一步计划。



公式八:启示分析题


1、题型判断:题干中出现“启示、经验、教训”关键词;


2、提问形式:请根据“给定材料X”中某国/某省/某地的做法,谈谈应吸取哪些教训/获得哪些经验/得到哪些启示;


3、作答公式:实写总括句+具体启示一二三四。



公式九:解释分析题


1、题型判断:


(1)题干中出现“理解、见解、看法、认识”等关键词;


(2)题干中出现加引号的“一个词、一句话、一个短语”。


2、提问形式:请根据“给定材料X”中陈博士提到的“人口诅咒”,谈谈你的理解。


3、作答公式:解释A+分析A+下结论/提对策。



公式十:评论分析题


1、题型判断:


(1)题干中出现“理解、见解、看法、认识”等关键词;


(2)题干中出现加引号的“一个观点/一个社会现象/一个政策/一个做法”


2、提问形式:请根据“给定材料X”中提到的“人肉搜索”,谈谈你的理解。


3、题型特征:存在争议(有人肯定,有人否定)


4、作答公式:(概括A+观点)+分析(合理性/不合理性)+下结论/提对策。



分享给朋友:
0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原创|申论文章如何招招制敌之第六招 ——开头入题 大作文
申论要想抓住人的目光,如何开头是大课题,这篇教你怎样在开头入题,一下取得老师的欢心。
原创|申论文章如何招招制敌之第五招 ——妙定标题 大作文
得高分的申论文章一定是有一个上等的标题的,这里我也对标题的拟定要求做了一个总结,大家可以根据要求在每次写文章拟题目的时候对自己的题目有一个正确的审视。1、标题应结合论点。我在之前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