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文浩 转载 2017年10月17日 21:02:56
申论热点 | 建设东亚文化之都融入“一带一路”倡议

文化头图(长).png

建设东亚文化之都融入“一带一路”倡议

陈文浩

  通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带一路”让世界更美好,而文化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习近平同志强调,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中国要建成“一带一路”经济带,需要建成一个拥有自己的文化圈、文明圈和文化影响力范围的“文化强国”。城市发展最终比拼的也是文化。长沙是“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明确打造的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也是2017年“东亚文化之都”中国代表城市,在“一带一路”“大合唱”中找准了自己稳重而独特的“声部”,必须肩负起促进东亚文化交流、和平繁荣,当好“一带一路”文化建设引领者的历史重任。

  紧扣战略方向,坚定文化的品质化建设之路

  方向始终是第一位的。有了方向才会有思想,有了思想才会有理念,有了理念才会有战略,有了战略才会有路径。东亚文化之都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目标,服务国家文化外交大局,树立系统思维,倡导“和而不同”,开启品质化建设征程,促进城市开放度、文化首位度、市民满意度的有机统一,实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文化包容与融合,为“一带一路”文化融合形成示范。着力扩大城市的开放度,积极承接国家级、国际化项目,对接区域性、联动性活动,推动“东亚文化之都”与“欧洲文化之都”对话合作,充分发挥长沙在东亚文化之都建设地方性实践和国际化进程中的应有作用。

  打造战略平台,增强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影响

  平台是一个载体、一种环境、一套系统、一系列规则,能够实现目标资源有效整合。互联网经济最成功的经验就是创造平台,通过创造平台吸纳、整合、共享资源。加快建设“东亚文化之都”,引领“一带一路”文化建设,要有平台思维,整合长沙文化资源,做好与东亚文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等国际国内文化对接,放大文化影响的乘数效应。长沙将依托营销平台树形象,以“活力东亚·快乐长沙”开展全球营销,联动办好“汉语桥”世界大学生汉语比赛等,全面展示中国文化和长沙的城市魅力;依托基础平台广开花,用好岳麓书院和省会高校等资源,创办“东亚文化论坛”,创建东亚文化之都与欧洲文化之都研究中心,促进音乐艺术、民间文化等在各节点全面开花。

  塑造战略品牌,实现文化的多元化交流合作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一带一路”是以人文交流为纽带,夯实互联互通社会根基,创新合作发展模式,形成区域大合作。长沙建设东亚文化之都,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就要坚持文化自信、文化先行,开展全方位的文化交流合作,传播湖湘文化精髓,打造丝路文化品牌,展现国际深远影响。突出打造文化创意品牌,充分利用“一带一路”这个挖掘文化创意元素的超级“大舞台”,对接“一带一路”数十亿人群的精神需求,全面提升文化创意理念和层次,特别是加快马栏山文化创意聚集区建设,打造以视频内容为核心的中国“视谷”,用科技为“文化湘军”插上腾飞的翅膀;突出打造文化交流品牌,主动融入东亚文化之都城市联盟,内外互动、多方联动,办好非遗之旅·日韩长沙文化周等交流活动,打造本土化、特色化品牌,激发文化活力,搭建起“心灵相通”的世界桥梁,传输好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

   (作者:中共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




分享给朋友:
1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申论热点 | 拓宽戏曲高水平传承之路 文化
只要保持高度的重视和质量意识,在整体的艺术和技术水准上继续探索和提高,一定会为戏曲艺术的高水平传承、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申论热点 | 传统文化需要青春表达 文化
《齐鲁家风》的成功播出启示我们,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弘扬传统文化要把大的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同生活的基本细节有机整合起来,让本和末之间圆融无碍,这样文化才能产生切实的影响力。
申论热点 | 文物保护不能“按图索骥” 文化
每座城市都有其发展的规划与节奏,在城市扩展过程中,珍惜文物,保护、开发、利用文物应成为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