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络 转载 2017年10月04日 10:44:29
申论答题技巧:文章立意从朴实中来

应用写作头图.png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申论文章就是一只公考路上的拦路虎。这其中最难的也就是文章立意的把握。小编认为,找准文章立意是写好申论文章的关键。


  申论文章按照立意的准确与否,可以大致分成四个档次,分别是,“跑题”“偏题”“准确”“精彩”。对于刚接触国考申论文章写作的同学,力求立意准确是当务之急。而对于已经练习过写作的同学,则要追求文章立意的精彩。


  那么如何快速的把握好申论文章的立意呢?过去我们学过很多方法,比如题干关系法、关键词法、梳理材料逻辑法、以及倒推法等等。但随着国考申论的微妙变化,文章的立意变得已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复杂。有时,我们只需要用“朴实的眼光”就能找准文章的立意。


  接下来,以国考2015年副省级真题为例,给大家展示这种方法。



  【申论真题】



  给定资料6中划线句子写道:“‘科技的生命化’,已成为现实世界无法根除的特征。科技将具备人性。”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社会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1)自选角度,见解明确、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明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真题解析】



  传统上国考申论文章的立意等于题干主题+材料主题,但2015年副省级议论文写作就有所变化。如果用的“梳理材料逻辑法”,那么会发现材料的1~4则与文章主题没有太大的关系。只能是通过材料5和材料6,能发现一些端倪。


  其实2015年副省级真题的核心主题是“科技与人文”,但作文的主题则是“科技的生命化”或者“科技的人性化”。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为“科技的生命化”是一个偏正结构,强调一个单一元素,而“科技与人文”是强调两个元素。题干已经明确强调要“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则意味着文章主题就从这句话而来——“科技生命化和人性化”。具体地,“科技”是核心词,“生命化”和“人性化”是论述角度。


  “参考给定资料”,也不难发现,在材料5和材料6已经明确升华到这一主题上。先来分别看看每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科技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时间和物质基础,即根本力量;


  材料二:科技有助于突破社会结构,促进社会转型;


  材料三和材料四:国家高新技术展,国家高铁、通讯、装备等技术突破;


  材料五:未来科技必须走人性化之路,追求科技与人文的平衡;


  材料六:科技与人类是共生的。


  具体来看材料五: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巨大危害→如不加以控制→将变成与人对立的异生力量→走人性化之路,追求平衡。


  具体来看材料六:技术与人存在矛盾关系,需要挖掘技术的本质→技术本质是具备生命特征,与人共性发展→则要赋予新技术情感,使之成为能理解的文化→则处理好人与科技的关系,赋予科技人性,才能为人所用。


  通过回溯材料,发现最后其实仍然强调的是题干中引用的那两句话“‘科技的生命化’,已成为现实世界无法根除的特征。科技将具备人性。”这就给我总结出一条经验:往往这种话题性申论议论文,核心主题(立意),就是题干中的那句话。不用刻意去花时间寻找。当然前提是要对文章写作练出惯性,才能习惯之。



  【总结】



       国考申论文章立意把握,在命题之初就没打算把大家考糊涂,而是越考越清晰。直接通过理解题干引用的句子或词语,结合社会实际和给定材料展开写作即可。如何理解题干引用的句子或词语,实则要回归材料,因为申论作答的一个大原则就是“材料为王”,但文章写作方向已在题干中点明。





分享给朋友:
1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原创|申论文章如何招招制敌之第六招 ——开头入题 大作文
申论要想抓住人的目光,如何开头是大课题,这篇教你怎样在开头入题,一下取得老师的欢心。
原创|申论文章如何招招制敌之第五招 ——妙定标题 大作文
得高分的申论文章一定是有一个上等的标题的,这里我也对标题的拟定要求做了一个总结,大家可以根据要求在每次写文章拟题目的时候对自己的题目有一个正确的审视。1、标题应结合论点。我在之前
原创|申论文章如何招招制敌之第四招 ——找准分论点 大作文
递进式分论点顾名思义,就是分论点层次依次加深,有的是内容,有的是程度。总体来说分两种类型。①角度由浅入深、由小到大递进。这种形式各分论点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