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络 转载 2017年10月22日 16:55:23
不要缘木求鱼 也不要竭泽而渔

范文头图.png

      在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我国迅速成为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经济大国,发展成果举世瞩目。但与此同时,我国环境安全问题也日益严峻,青天碧水的景色已被“厚德载雾”取代,GDP的持续增长与日益枯竭的资源形成鲜明对比,这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成为众人讨论的焦点。


      长期以来,对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人们总是认为,他们是对立体,即保护环境就无法发展经济,追求经济发展就必须牺牲环境。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现实生活中出现了大量环境污染现象,环境安全问题频发。实践证明,牺牲环境不仅不能带来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反而产生了大量的负面影响。事实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辅相成,经济发展为环境保护提供物质保证,好的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发展基础。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不可将二者对立看待。正如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所言,脱离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离开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二者皆不可取。


      脱离经济发展抓保护是“缘木求鱼”。发展经济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暂停经济发展的脚步,一味进行环境保护,将直接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何况今天所说的环境保护,不是简单的保护或消极的防治,而是在保护的前提下,对环境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因此,环保不但不能要求经济停滞不前,还恰恰需要持续的经济力量为环保提供物质支撑与技术支持,脱离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无异于“缘木求鱼”。


      离开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自然环境是人类繁衍、生存的基础;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是人类维护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快速增长的GDP背后既有饱受污染的城市,又有全世界三分之一的垃圾数量,更有频繁发生的环境冲突。种种乱象告诫我们这种拼资源、毁环境的发展模式并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因此,我们决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老路,绝不能离开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而是要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


      缘木求鱼不可取,竭泽而渔更不可行。在生态文明写入十八大报告、全民期待“美丽中国”的今天,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新道路。经济发展关系人们的生活水平,环境状况决定人们的生存条件,以经济发展支撑环境保护,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只有走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之路,才能既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又满足人民群众宜居安康的迫切愿望。




分享给朋友:
0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范文 | 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范文
推动文艺创新,“守正”为先,“开新”为要。中国文艺星汉灿烂,太多的传统精粹有待我们挖掘与阐发,太多的优秀传统有待我们庚续和发扬。创新不是全盘否定、推倒重来,恰恰相反,是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从文化源头重新出发,反本开新。原创是文艺发展的引擎,原创能力与水平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我们能不能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波澜壮阔的时代发展与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是文艺创新的源头活水;互联互通的网络与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为文艺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参赛 | 创业者心中的山(2016年浙江省申论下水作文) 范文
申论下水作文,一家之言,供公考生参考;如有不妥之处,请指正。
范文 | 遵从平等权利 善待生命 范文
人类缘何热衷于这样或者那样地虐待动物呢?原因有四:其一, 出于某种一时的喜好, 如大学生动物园内硫酸泼熊;其二, 出于经济利益, 如每年不计其数的象牙;其三, 出于卫生需要, 如狂犬病引发的“屠狗风波”;其四, 出于医疗的需要, 如熊胆。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