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工作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再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张 文 雄
(2008年8月22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工作暨全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再动员大会,是市委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充分表明市委、市政府对旅游工作的高度重视。刚才,宏治同志传达了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对去年以来的旅游工作进行了分析总结,对下半年旅游工作进行了部署,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要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
我市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发展旅游业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解放思想,形成共识,把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龙头来抓,努力推动我市旅游产业发展上新台阶。
(一)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是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旅游业是发展势头强、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具有开放性强、关联度大、污染少、发展前景好的产业特征,已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内宏观调控力度加大,从拉动经济发展的出口、投资和消费这三驾马车来看,出口受国际市场影响,订单大幅减少;而投资拉动又受到资金、土地、资源等越来越多因素的制约,因而扩大消费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旅游已进入大众消费阶段,旅游消费正成为热点消费。全市上下一定要解放思想,创新观点,抓住机遇,顺应国内外旅游产业发展大势,大力加快发展旅游业,增加消费,拉动内需,进一步优化我市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从而推动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是发挥我市资源优势,实现旅游产业整体提升的现实要求。衡阳风光秀美,南岳五岳独秀,是衡阳旅游的金字招牌;衡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政府唯一命名的“中国抗战名城”,是湖湘文化的代表城市和经典城市,旅游业是衡阳最具比较优势的产业。目前,我市正集中力量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财政对旅游业的投入逐年加大,各级各部门重视旅游、抓旅游发展的热情高涨,力度进一步加大。但是,我市旅游资源开发还不充分,旅游业产值仅占全市GDP的5%,对GDP的贡献还不很大。这与旅游发达城市相比,与我市旅游资源禀赋相比,与市民对旅游业的期待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必须正视不足,发挥资源优势,深挖发展潜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来提升旅游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三)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是增加综合收入,实现富民强市的重要举措。旅游产业是综合性产业,发展旅游业可以就地出口风景、劳务和旅游商品,在增加群众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扩大就业、吸引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和实现富民强市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旅游产业直接涉及14个产业,间接影响47个行业,几乎覆盖了从传统服务业到现代服务业的所有行业和门类,是服务业的重中之重。我市具有良好的旅游产业基础,完全有条件在短时间内将旅游业做大做强,促进就业和地方财税增收,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富民强市,振兴衡阳目标。
二、要突出旅游产业的发展重点
当前,加快发展我市旅游业,必须在统筹谋划的基础上,着力抓好四项工作:
(一)抓好大项目建设,打造一批精品旅游景点。项目是旅游业的载体和支撑,旅游产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旅游项目的竞争。要高标准制定项目建设规划。按照“以南岳为龙头,以城区为中心,辐射县市区景点”的总体布局,抓紧修订《衡阳市旅游总体规划》,编制旅游六要素规划。要高效率建设重点旅游项目。要舞活南岳这个龙头,做强城区这个中心,充分挖掘、整合提升湖湘文化、抗战文化、南岳寿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和财政投入,将市区的中国福海、东洲岛、雨母山、黄巢公园、湘军水师大营、回雁峰、石鼓书院、三江六岸风光带等景区提质升级。南岳要按照国家5A级景区和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要求,加强与北大青鸟集团的整体合作,加快南岳古镇改造和后山旅游景点开发。突出抓好衡山生态体育公园、大源渡水上乐园、耒阳蔡伦纪念园、常宁中国印山、衡东罗荣桓故居、衡阳县岣嵝峰森林公园、衡南歧山森林公园、祁东四明山森林公园等重点项目开发。要大力度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对重点旅游建设项目,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要排出开发日程表,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落实责任,加强调度,尽快在全市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市场、高档次和高收益精品旅游项目。
(二)抓好旅游市场营销,打造整体旅游品牌。在传媒影响越来越大的信息化社会,“酒好也怕巷子深”。作为典型的“眼球经济”和“形象产业”的旅游业,更需要大力营销,提升旅游形象和城市形象。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形成宣传促销立体网络。要精心打造以“南岳衡山·心愿之旅”为主题的旅游品牌,形成特色,增强南岳的吸引力;要高质量办好衡阳湖湘文化旅游节、南岳寿文化节、蔡伦科技发明节、耒阳农耕文化节、船山文化节、衡东土菜文化节、西江漂流节、常宁印文化节等旅游节庆活动,加强与周边城市的旅游合作,形成互惠共赢的发展格局。要按照省委、省政府“扩大规模、提升质量”的要求,利用衡阳作为全省第二大侨乡的优势,抢抓两岸直航旅游互通的机遇,大力开拓台湾和港澳旅游市场,进一步拓展韩国、日本、欧美、澳洲等重点境外市场。
(三)抓好旅游队伍建设,提高整体服务水平。旅游业是服务业的龙头,面对面的服务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很高。我市旅游从业人员队伍素质和服务质量近几年来有了较大提高,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今后,要按照从高、从严、从优、从细的要求,以游客需求为出发点,以游客满意为目标,以提供人性化、个性化服务为目的,进一步加强旅游队伍建设,使每一个旅游从业人员都能成为展示衡阳旅游形象的一道靓丽风景和对外窗口。要全面加强行业诚信建设,引导旅游经营单位和个人依法规范经营。加强旅游执法队伍建设,严厉打击欺客、宰客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树立衡阳旅游良好形象。旅游部门要积极履行职能,加大综合协调、行业指导、市场监管和旅游宣传力度,积极创新体制,逐步完善办事高效、运作协调、行为规范的旅游管理机制。
(四)抓好“创优”工作,完善旅游设施配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衡量一个城市旅游功能是否完备的重要标志,去年我市已通过省检,今年将迎来国检,全市要借“创优”东风,按照“创优”标准,优先联通通往旅游景区的交通干线,打通与周边地市的对接通道,加快城区和南岳区游客咨询服务中心、旅游商业步行街、特色餐饮街、停车场、星级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游客提供便利服务。各相关部门要各负其责,确保今年拿下“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块金字招牌。
三、要营造旅游产业的发展环境
旅游业作为综合带动型产业,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要素,牵涉面广,加快发展旅游业需要各部门齐心协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发展合力。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要成立强有力的旅游产业领导小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旅游,落实专人专抓。要定期研究旅游工作,帮助解决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解放思想、冲破意识形态上的禁忌,消除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大胆创新,凡是有利于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利于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只要不违法,就要勇于去试去闯。要出台优惠政策,对投资旅游景点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给予用地、税费减免及奖励等方面的优惠;宣传、财政、发改委、规划、国土、文化、工商、商务、物价、公安、建设、交通、公路、铁路等重点相关部门要以支持旅游发展为己任,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特别在南岳发展这个问题上,全市上下要统一思想。南岳是衡阳的南岳,是湖南乃至中国的南岳。作为衡阳旅游的龙头,龙头舞不好,旅游就没戏,各相关职能部门和邻近的县市区要不遗余力,毫无保留地支持南岳的发展,整治周边环境,提供优质服务。
(二)增加经费投入,提供发展保障。旅游业是一次投入终身受益的黄金产业,前期对资金的需求量大,衡阳旅游发展主要受到资金的制约。要包装旅游项目,加大财政投入和旅游招商引资力度,充分调动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投入旅游产业的积极性,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要积极探索旅游景区(点)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分离,转变经营机制,增强发展活力。要创新思维,整合南岳衡山和国有宾馆等优势国有旅游资产,组建衡阳旅游集团公司谋求上市,进一步做大做强衡阳旅游。
(三)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收到实效。市委已连续二年将旅游工作和“创优”工作纳入对县市区重点工作考核内容。各级党委政府要将旅游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工作责任制,在人财物上加大投入,决不能打半点折扣。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要会同市“创优”办对各单位的目标任务落实和完成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对完不成进度要求的部门和单位要予以通报,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到位。
同志们,培育和壮大旅游支柱产业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我们一定要以百倍的信心,扎实工作,为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实现富民强市、振兴衡阳目标作出更新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