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络 转载 2017年10月22日 16:49:45
从头开始学申论主要题型你知道吗?

申论头图1.png

准确理解掌握主要题型,吃透作答要求

  申论考试中主要的考试题型主要包括5种,虽然有些试题看似新奇,但仔细分析下来,不外乎下面五种题型: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应用文写作题、文章论述题。其作答基本要求一般都会在试题后面标注,当然也会有特殊情况。下面一一解析。


  归纳概括题:归纳概括题一般分为三种题型:归纳概括主要内容、归纳概括主要问题、归纳概括部分内容。
  归纳概括主要内容:一般要求考生就相关材料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其出题形式一般为“概括主要内容”“概括主要信息”“整理材料进行汇报”“对材料进行汇总”等等。
  归纳概括主要问题:一般要求考生就相关材料的主要问题进行概括,其出题形式一般为“概括主要问题”“指出隐患”“概括问题现状”等等。
  归纳概括部分内容:一般要求考生就相关材料中的一方面内容进行概括,如要求归纳概括观点意见、目的意义、方针政策、经验做法等。
  作答基本要求主要有四点:全面、准确、客观、简洁。
  全面,是指考生的答案必须采点全面,材料中与题目有关的要点,要全部体现在答案中。
  准确,是指考生根据问题精准定位答题依据,从给定材料中筛选出与问题紧密相关的要点,并逐一分析,继而进行归纳概括,保证答案的表述准确无误,不可模棱两可。
  客观:是指考生在作答中药完全忠于给定材料,不能添加个人的主观判断,不能对材料过度引申。
  简洁:是指考生在组织答案时尽量精炼,使用较少的字数表达清楚要点的意思。

  综合分析题:综合分析题一般分为四种题型:语句阐释、启示型分析、评论型分析、关系型分析。
  语句阐释:一般要求考生对给定材料中出现的特定词语或短语进行解释,得出概念性的定义,重在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其出题形式常为“请对……进行阐释/理解”。
  句子理解:一般要求考生对给定材料中出现的整句话进行理解或阐释,其出题形式常为“请对……的认识/理解”。
  无论是语句阐释还是句子理解,首先都要求考生理解关键语句的意思,即“内涵”。这个内涵不是语句的字面意思,而是要回到给定材料中,结合上下文表达的意思去理解。
  启示型分析题:主要要求考生准确理解材料中所体现的现象和问题,并从中得出经验或教训,其出题形式主要为“说明从……中受到哪些启示”“谈谈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对……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等。
  评论型分析题:主要针对材料中出现的社会现象、事件、措施或观点,让考生对此进行评价并作出结论,其出题形式主要为“请对上述观点进行评述”“对……进行分析,谈谈你的见解”等。
  关系型分析题:主要要求考生分析出两种以上(包括两种)事物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这与哲学科目中的辩证思维题类似,但是,这类题的分析论述必须结合给定材料。其出题形式主要为“阐述……与……的关系”“谈谈……、……、……之间的内在关系”等。
  作答基本要求主要有三点:条理清晰、观点明确、分析合理。
  条理清晰:就是要求在形成答案的过程中要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从结构上说,调理清晰包含两方面:一是根据具体情况,答案按照“总—分”或时间顺序等结构进行组织,以体现逻辑层次;二是使用能区分层次的词汇:主要、次要、直接等。从内容上看,主要是指考生在形成答案的过程中要仔细斟酌,保证在落笔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对要点的加工整合。
  观点明确:是指考生支持什么、反对什么,都要有明确陈述,不可模棱两可。需要注意的是,观点正确是观点明确的前提。考生要充分联系给定材料,在宏观把握材料大背景的基础上,透过现象抓本质,进而获得给定材料所要表达的实质观点。
  分析合理:要做到分析合理,需要把握三点:一是找准、找全分析对象;二是合乎事理、符合逻辑;三是结合材料、不添加个人判断。

  提出对策题:提出对策题一般分为两大题型:需要概括问题的对策题和直接提出方案的对策题。
  需要概括问题的对策题:一般要求考生先概括出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再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而这又分为两种:一种是题干中明确提出需要概括问题的,其出题形式主要为“概括材料所体现的问题”“在阐述材料中问题的基础上”等;一种是题干中没有明确提出概括问题的,但是题目的具体要求中提出需要概括问题的,例如试题的作答要求中采用“问题明确”“对存在的问题概括准确、扼要”等句子。
  直接提出方案的对策题:一般要求考生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即可。
  作答基本要求主要有四点:角色意识、有针对性、有可行性以及可操作性。
  角色意识:所谓角色意识,是指考生在答题时要有一定的身份定位。这可分两种情况来对待:一是题干中没有虚拟身份要求的:对于这类试题,考生应站在政府角度,从如何采用法律、行政、宣传等手段提出解决措施;一种是题干中有虚拟身份要求的:如某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观察人员、人口普查员等,对于这类题目,提出的对策一定要符合题目限定的身份要求。
  有针对性:是指提出的对策一定是题目指定的问题,一定是题目提出的所有问题。要达到“有针对性”需要做到两点:一是符合题目要求,二是对策源于材料。
  有可行性:是指对策要具备可实施的条件,具体包括:经济可行性(注意投入和产出比)、政治可行性(不提反动观点、不越权)、法律可行性(不违法)。
  可操作性:是指对策要具体:即要有明确的对策内容、要有明确的对策主体、要有明确的对策客体、要有明确的对策目的。四者缺一不可。

  应用文写作题:应用文写作题一般分为两大题型:宣传通知类、工作方法类。
  宣传通知类:是指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文件或相关精神,以宣传某种主张、某项工作、某件事情等目的,为获得理解、支持而撰写。主要涉及:公开信、宣传纲要、宣传材料、通知、讲话稿等。
  工作方案类:是指依照上级有关文件及精神对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安排或细化,以指导实际工作、完成上级要求为目的而撰写。主要涉及:意见、检查提纲等。
  作答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要求、身份要求、格式要求。
  内容要求:主要是指:要根据题目要求确定答案内容、要根据文种要求确定答案内容、作答内容要构架清晰。
  身份要求:主要是指:一是自身的身份定位、二是受众的身份定位。身份定位不同,决定了职能范围、可采取措施和语言风格的不同。
  格式要求:根据历年考试真题分析,应用文仍重内容,非格式。但是考生在作答之前应认真审题,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是否要按照格式书写答案。

  文章论述题:文章论述题一般分为两大题型:命题文章和自由命题文章。
  命题文章:即题目给定文章的文章论述题,又可分为完整标题和给出部分标题两种情况。
  自由命题:即不限定文章标题,但此类试题通常会给出文章主题、立意角度、写作依据等提示。
  作答基本要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观点明确、联系实际、结构完整、语言准确。
  观点明确:是指文章必须有鲜明的论点,要让阅卷者清晰地认识到文章的基本观点是什么,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论述的,基本态度是什么。要达到观点明确,应注意两点:一是要仔细审清题目要求,理清体感规定要写的相关内容是什么;二是要紧扣材料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展开,最好是把相关内容根据国家宏观政策进行升华,从微观事例逐步扩展到宏观理论。这样既具有思想高度,也会体现出观点的正确性。
  联系实际:是指申论提出问题要结合当前实际,分析问题要恰当、到位,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文章参照材料而不拘泥于材料,最好写出新意,体现出处理实际政务的能力。
  结构完整:是指一篇结构完整的文章,应包括标题、开头、主体、结尾四个部分,缺一不可。虽然要求是缺少标题扣2分,但实际操作中,会高于5分。
  语言规范准确:语言规范是指:要使用规范地语种,要使用规范的文字(不写错别字),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汉字数字、阿拉伯数字);语言准确是指:用词造句正确贴切、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紧密、措辞严谨、风格庄重、代官方立言、切忌空套废话。



分享给朋友:
0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原创|申论文章如何招招制敌之第六招 ——开头入题 大作文
申论要想抓住人的目光,如何开头是大课题,这篇教你怎样在开头入题,一下取得老师的欢心。
原创|申论文章如何招招制敌之第五招 ——妙定标题 大作文
得高分的申论文章一定是有一个上等的标题的,这里我也对标题的拟定要求做了一个总结,大家可以根据要求在每次写文章拟题目的时候对自己的题目有一个正确的审视。1、标题应结合论点。我在之前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