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络 转载 2017年10月04日 12:30:20
范文 | 让中国孩子“多玩一玩”

范文头图.png

      让孩子“多玩一玩”,需要加强美育等的条件呵护,更要将那些关涉孩子素质、身心健康的改革都纳入协同推进议程,让其早日福泽处在重荷之下的孩子们。


  说到“减负”,你会想到什么?是“越减越负”的打趣,还是教育部门频出的“减负令”?是某些地方停留在纸上的“不留作业”、“不举行考试”规定,还是时下各培训机构补课班招生的火爆?


  日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就谈到了这个问题。他在访英期间,出席了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在致辞中他提到了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强吗?》,他表示,他高兴地看到,通过人文交流,中英两国文化中的精华正在对两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英国民众通过英国广播公司对中式教学法的宣介,认识到严师出高徒的积极效果。同样在这部片子中的中国网络的热播,也让中国民众认识到张弛有度在子女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孩子玩得太少了,要让他们多玩一玩。


  让中国孩子多玩一玩,是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而今习近平主席强调这点,不乏现实针对性。


  有些资料可供参考:前不久,上海学生在PISA测试(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中再度获得全球第一的成绩,举世瞩目,但与成绩第一对应的,是我国学生的学业负担也是全球第一。不难看到,时下有些小学初中生,就已没了多少休息时间,没有节假日,过着学校和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而这不但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去年有关调查显示,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5年下降;还影响学生的人格、兴趣发展,围绕考试而展开的应试学习,限制了学生的创新创造力培养。


  中国孩子“玩得太少了”,这显然不是习近平主席的个人之见,而已成社会共识。至于其根由,很多人也早有洞识:我国基础教育中单一分数评价体系的“影子”难消,尽管各种改革接踵而至,但竞技化、功利化已然深入基础教育“骨髓”。而那些“不能输在起跑线”、“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将会有一个悲剧的中年”、“两眼一睁,开始竞争”等说法,也是这种思维的投射。


  要让中国孩子“多玩一玩”,答案不言自明,那就是改革评价体系。在改革上,我们不是没有迈步,但仍是处于“积跬步”的阶段。评价体系改革终究有个过程,特别是某些沉疴难消的语境中,改革当循序前进。但循序不等于眼下不能让学生适当多玩:尽管分数至上的魅影难去,可当下大可在评价体系中多掺入些“素质”的指标,以撬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应试观念。


  对学校来说,完全可通过素质教育观念融入教育指令,敦促其规范办学,保证孩子每天锻炼一小时,开齐所有课程,包括美育、体育课。对家长方面的“孩子独立人格教育”也应尽早健全,让他们更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与素质培育。而社会也不应都围着学校知识教育转,要给孩子们更为宽松的环境,提供玩的机会和场所。实质上,眼下一些学校、家长及社会机构已行动起来,如从2011年起,上海在全市小学推进“快乐活动日”,每周拿出半天时间进行拓展、实践、锻炼等活动,当天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完全是社团活动、亲子游戏开展的时间。


  说到底,让中国孩子“多玩一玩”,确实是个复杂命题,这需要多方拱卫,它也理应是许多教育改革的着眼点。前不久,教育部出台专门意见明确要加强美育,并分别对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提出工作任务,构建了各方联动的美育协同推进机制。而让孩子“多玩一玩”,需要加强美育等的条件呵护,更要将那些关涉孩子素质、身心健康的改革都纳入协同推进议程,让其早日福泽处在重荷之下的孩子们。




分享给朋友:
1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
范文 | 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范文
推动文艺创新,“守正”为先,“开新”为要。中国文艺星汉灿烂,太多的传统精粹有待我们挖掘与阐发,太多的优秀传统有待我们庚续和发扬。创新不是全盘否定、推倒重来,恰恰相反,是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从文化源头重新出发,反本开新。原创是文艺发展的引擎,原创能力与水平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我们能不能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波澜壮阔的时代发展与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是文艺创新的源头活水;互联互通的网络与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为文艺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参赛 | 创业者心中的山(2016年浙江省申论下水作文) 范文
申论下水作文,一家之言,供公考生参考;如有不妥之处,请指正。
范文 | 遵从平等权利 善待生命 范文
人类缘何热衷于这样或者那样地虐待动物呢?原因有四:其一, 出于某种一时的喜好, 如大学生动物园内硫酸泼熊;其二, 出于经济利益, 如每年不计其数的象牙;其三, 出于卫生需要, 如狂犬病引发的“屠狗风波”;其四, 出于医疗的需要, 如熊胆。
评论
翻页/查看更多的处理>